第357章 四面越歌

五月的收成过去刚刚一个余月,淄水城的“冬天”便已经来了。

 陈平裹紧身上破旧的麻衣,缩在城墙根下。一股阴风呼啸着从城墙上掠过,卷起地上的破布,打着旋儿落在他的脚边。

 他抬头望去,城墙上站满了披甲执戟的士兵,他们的铠甲在冬日惨淡的阳光下泛着冷光。

 “求求你们,开开门吧!”

 一个老妇人跪在城门前,枯瘦的手掌拍打着厚重的城门:“我儿子已经三天没有吃食了,让我们进城讨口吃的吧!”

 陈平认得这个老妇人,她是三天前逃到这里的。原本已经瘦得皮包骨的小孩子,今早饿晕在地,现在已经是神志不清。

 城门纹丝不动,这个夏天显得格外的冰冷。

 老妇人的哭喊声渐渐嘶哑,最后化作一声声绝望的呜咽。似乎最后是想通了,看透了这个弱肉强食的世道,那双眼睛变得空洞洞的。

 陈平起初还不是十分在意,但同伴碰了碰他,又指了指那个老妇人,于是这才注意到那个小孩已经死了。

 “砰!”

 突然一声巨响,陈平猛地抬头。

 只见一个带着弓箭的壮汉猎户带着几个村民大步走来,然后抡起手中的木棍狠狠砸在城门上。

 “开门!让我们进去!”壮汉双目赤红,显得咬牙切齿地大声吼道:“你们抢了我们的粮食,而今连口饭都不给,这是断我们的活路!今日不开门,老子便反了!”

 这一声仿佛点燃了导火索,原本瑟缩在城墙下的流民们纷纷站了起来。他们有的捡起地上的石块,有的抄起木棍,朝着城门涌去。

 在场很多流民并非受到灾情的影响,而是刚刚称帝的越国大将军武种对他们征收高额的税赋,导致他们被迫背井离乡行乞为生。

 “开门!”

 “让我们进去!”

 “你们当真要将我们逼反吗?”

 ……

 面对这段时间以来的委屈,愤怒的吼声此起彼伏。

 陈平看到那个老妇人被汹涌的人流推搡着,踉跄着后退,最后跌坐在地上。他连忙挤过去,将她扶到一旁。

 在如今的世道,他们想要活下去已经不容易了。

 “射!”

 城头上的守将压根不妥协,而是发出一声无情的暴喝。

 陈平抬头,只见无数箭矢如雨点般倾泻而下。

 噗!噗!噗!

 一支支箭矢狠狠地穿透流民的身体,惨叫声瞬间响彻云霄,由于城头是无差别攻击,鲜血在城门下汇成溪流。

 城头上的守将显得十分享受这种杀戮,于是不惜将原本用于防御的石头和滚油都用上了,导致聚集在城墙处的流民同样遭了殃。

 噗!

 那个壮汉猎户用背上的弓箭进行还击,但他终究只是一个人,很快便被一箭穿心,身体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他的眼睛还睁着,死死盯着紧闭的城门。

 原本他以为最凶狠的是山中的老虎,只是此刻他终于明白自己爷爷的话,这世间的官府比老虎不知要凶狠多少倍。

 他们仅仅只想老老实实地活着,结果这个越国大将军夺了他们齐国的天下后,简直是将他们齐民不当人了。

 “快跑!”陈平看到箭矢已经朝自己这边射来,于是拉着老妇人就要逃。

 老妇人却挣脱了他的手,仿佛已经看穿一切:“吾儿已死,生有何益,又何以生乎?”

 陈平愣了一下,此刻终于理解哀莫大于心死,而今的老妇人其实已经是死了。看到对方紧紧地抱着死去的儿子,于是头亦不回地逃离这个是非之地。

 噗!

 噗!

 噗!

 箭矢不断地射下来,周围的流民纷纷中箭倒地,而他终于还是听到了老妇人的一声惨叫。

 陈平站在原地,浑身发抖,但最后还是没有勇气回头。

 城头上,身穿龙袍的武种出现在那里。这位昔日的越国大将军,如今的齐地新越国皇帝,正冷冷地俯视着城下的惨状。

 今日他亦是巡城至此,不想这里竟然听到一个“反”字。

 武种知道他终究是外来者,所以想要统治这里必须要采用铁腕手段:“若再有敲击城门者,格杀勿论”。

 此话一出,抹杀掉城外流民的最后一丝希望。

 陈平已经逃到弓箭的射程之外,此时的拳头攥得咯咯作响。

 他记得武种刚刚称帝时,虽然对方是一个外来者,但那时他还抱着一丝希望,以为新朝建立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可谁曾想,武种变本加厉,赋税比从前更重。

 明明今年并不是一个灾年,但新朝不仅提高了税率,而且还存在各种杂税,让他们收成的粮食通通被抢走。

 陈平远远地望着淄水城的城楼,手里紧紧地握着刚刚捡到的一把猎户刀,知道想要改变齐民的命运恐怕只能依靠自己了。

 武种站在南城门的城楼上,自然不会注意流民群体中的陈平,此时手中的军报已经被他揉得皱皱巴巴,脸上浮现着久违的怒容。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其实他这位越国皇帝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他率领十万越甲军接连攻陷吴国和齐国,原本是想要成为三国的真正主宰者,但谁知道被李锋抢了成果。

 为了掌握齐地,他亦是花费不少心机,更是通过重税达到财富积累的目标。

 只是还不等他积蓄力量杀回吴越之地,结果越军已经大举来犯,逼得既要防着南面,还得提防着攻入封丘的楚军。

 “当真该死!朕还没有找他们麻烦,他们倒找上门来了!”武种得知楚军竟然准备渡河而来,顿时气得咬牙切齿道。

 倒不是他不想先发制人,但奈何齐国内部的动乱不断。即便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淄水城的百姓都不安全,就更别提其他地区的齐民了。

 若不是他们越甲军足够强,自己刚刚建立的政权恐怕都要被推翻了。

 面对楚国和越国的联军,城头上的守将赵明忧心忡忡地询问:“陛下,咱们当如何是好?”

 “即刻传令,武大郎将北门关的守军全部调回来,屯兵于齐河之北!”武种的龙袍袖子一挥,于是作出决定道:“朕要让李锋知晓,朕才是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