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大明尚大嘴

第221章 名古屋(第2页)

 李成梁的辽东军部队主要负责列阵震慑城堡中的敌人,让他们不敢出来。

 所有的倭国浪人都蒙面负责抢劫,他们对地头极为熟悉。专门抢劫有钱的大商人,而且李成梁只要金银珠宝。然后把带不走的大米,衣服,棉被分发给当地倭国贫民。为此李成梁还专门立起来一面大旗,替天行道,劫富济贫。

 自从竖起这门大旗,大量失地农民,流浪武士,纷纷自带武器加入李成梁流窜抢劫团伙。

 前几年关原合战,多达八十七家大名被除封,大量武士失业。

 武士阶层在倭国是一个比较有地位的群体,如果去做农夫匠人商人,属于降低逼格的行为,会被其他武士团体瞧不起和排斥。

 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参加德川军或者看家护院。但是一次性失业武士太多。根本没有那么多位置安置。大量下岗武士生活很快就陷入困境状态,最后大量失业武士只能蒙面入伙。甚至其中很多人都是倭国有名有姓的武士,甚至是小大名。

 等李成梁到达名古屋的外海的时候,他的船队已经变成了一支大小船只上千,人数超过一万五千的超级抢劫集团了。

 本来他们前两天经过大阪城的时候,李成梁就准备抢一波,结果李如柏跟他说:“这位大阪城的淀殿,前几天去见夏王了,曾经屏退左右密谈半个时辰,然后淀殿据说就只穿了便装在夏王身边服侍了。”

 李老先生只好望着大阪城下连绵不绝的城下町。擦了擦嘴边的口水。含泪带队北上名古屋。

 这个时代名古屋叫做那古野城,倭语中的那古野和名古屋发音是一样的(なごや),是后来由德川家康本人亲自改名为名古屋,可能是觉得改成名古屋文字上更好看些。

 那古野城最早的建城时间大约在1521-1528年间,是为尾张藩藩主的居所。当时城所在地就是现在的二之丸的位置,后曾有一段时间落入织田信长之手,那古野城的名字还是织田信长所起。1555年,织田信长由此迁往清州城(也称清须城)后,那古野城一度荒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