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大明尚大嘴

第226章 丰臣秀赖(第3页)

 到了公元625年,苏我氏如日中天。为了祈求家族长盛不衰,这一年在苏我氏的指示下,倭王发布了命令,全倭国禁止食肉。

 公元8世纪中后期,嵯峨天皇又一次发布了食肉禁令,这又给食素主义添上了一笔。

 到了10世纪,倭国开始学习唐朝,但中华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点科举制,倭国人却死都不愿意学习,最终倭国的社会不可避免的滑向了中国的六朝模式。

 这个模式下,不仅是政治上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更是将六朝时代的名士风格带入了日本。

 六朝名士只玩清谈、喝酒,比如东晋的王忱最爱裸奔,刘伶嗜酒如命就希望喝死,顺便再磕点五石散,寻仙问道,将政务视为浊事,一概不管。但就是这些人,在当时的地位一个比一个高,成了时代的偶像。

 同样10世纪的倭国,朝廷也整日无所事事,最爱干的就是吃斋念佛,幻想死后能上天堂继续穷奢极欲。

 倭国贵族认为贫贱的人才会出力气,所以贫贱的人才需要补充能量,而高贵的人都是指挥别人的,不需要出力,再加上佛教倡导的素食主义,佛教教义高深,只有真正的名家学士才会学习,底层贱民根本不懂,所以吃素便顺理成章地成了身份的象征。

 倭国最该感谢的人是鉴真和尚,是他为倭国带去了豆腐,使得倭国补充蛋白质不再需要经过肉类,这也是倭国公家得以食素的最主要原因。

 最终顽固的食素主义也成了公家朝廷让位于武家的原因之一。

 公家(天皇一系)整天吃素,全成了手无缚鸡之力的废物。

 而武士那边打猎吃肉,有的是力气,所以公家只能依赖武士的武力保护,但这种依赖,反而让公家认为武家身份低贱,但就是这帮有的是力气的泥腿子最终革了公家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