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大明尚大嘴

第154章 马尼拉大屠杀4(第2页)

 明初,大明朝廷施行“海禁”,但月港由于天高皇帝远,所以施行不力,反而成了沿海对外经济贸易的中心。

 月港兴起于明景泰(1450-1456年)年间,月港与泰国、柬埔寨、北加里曼丹、印尼、苏门答腊、马来西亚、朝鲜、琉球、日本、菲律宾等47个国家与地区有直接商贸往来。又通过菲律宾吕宋港为中介,与欧美各国贸易。当时有许多诗篇赞美月港,其中有句云:“市镇繁华甲一方,古称月港小苏杭。”

 月港位于九龙江入海处,因其港道(从海澄月溪到海门岛),“一水中堑,环绕如偃月”,故名月港。它与汉、唐时期的福州港,宋、元时期的泉州港,清代的厦门港,并称福建历史上的“四大商港”。

 月港弥漫着海洋文化的氛围。这里自古就有造船通番的习俗。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闽人通番,皆自漳州月港出洋。”

 从16世纪末期至17世纪,这里曾是“海舶鳞集,商贾成聚”的对外贸易商港,市井十分繁荣,是闽南的一大都会。

 1567年,隆庆帝登基决定推行新政。福建巡抚涂泽民希望“除贩夷之律”,为海上的贸易活动开启绿灯,允许当时船商巨贾“准贩东西二洋”货物。最初选择诏安梅岭作为开放大明海关,后改于海澄。从此月港成为明朝合法的海上贸易始发港。

 现在月港就是整个南中国的海洋贸易中心,长江沿岸制造的丝绸,瓷器,就是通过这里流向全世界,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就是发源于此,所以只要控制了月港实际上就是控制整个长江沿途的海贸。

 宴席之间,王鼎装作不经意的问了福建巡抚金学曾,拒缴两税,练兵讨贼的事情,金学曾直接在宴席上就跪了,不停向王鼎磕头。把事情全都推给南京那些人,说他绝无二心。

 最后还是王鼎亲自扶起了金巡抚。并且好生安慰让他继续忠心报国即可。这才让金学曾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