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北京6(第2页)
不过王鼎准备日后把冰晶和芬太尼的生产工厂挪到破虏堡去。在那里王鼎可以自由的制造冰晶和芬太尼。
实际上正是那些炸药和冰晶的收入支撑了破虏堡对大明的战争。
不过这两种东西虽然暴利但是终归是小众商品。
王鼎还是觉得最好还是生产销售硝酸铵化肥比较好,硝酸铵现在国际上的平均利润率可以达到30%左右,但是这个东西需求量大啊。
而且实际上非洲大部分国家都无法独立生产硝酸铵化肥,一旦化肥工厂建成,不但可以辐射印度次大陆,还可以远销非洲,中东地区。最不济也可以卖到大明,这种能够让小麦增产50%的东西,在大明一定可以卖的好。
而且王鼎抓住了火落赤大汗,青海那个地方有个湖叫察尔汗盐湖,王鼎当年做进出口贸易的时候从那里倒腾过不少硝酸钾化肥。据说那里钾含量惊人,储量巨大。而且硝酸钾除了是一种非常好的复合肥。还是一种很好的火药成分。
实际上,王鼎的土地购买计划远比王鼎想的顺利的多,他是按照后世的钉子户考虑的,因为这里分布着大量的京师勋贵的农庄和皇庄。总有几个看不清形式的。
但是这些京师的勋贵们大部分还在王鼎的战俘营里面呆着呢,其他就算自己没在战俘营的,家中也有很多子弟在战俘营中,所以为了亲人们能够早日出来,真是什么条件都能答应。
就算没在家里人在战俘营待着,只要那些锦衣卫一上门,都哆嗦。
又听说是皇帝赏赐给奉圣都尉的土地,就算惹得起皇帝也惹不起奉圣都尉啊。那可是把火落赤都打败的家伙啊。听说火落赤可是连朝阳门都攻破了。
又听说王鼎手下全是蛮兵,那是真惹不起了。
实际上在皇帝圣旨下来之后的十几天,锦衣卫们一共尽心尽力的帮助王鼎购买了将近三万亩土地。
王鼎也不管好坏,全部按照一亩地十枚银币进行购买,少量的商铺还多给补了一些银币,一众卖了地的人家也都颇为欣喜。实际上北京附近的土地大部分在四两银子一亩地的样子,相当于六枚银币的样子,不过大部分土地都属于勋贵之家,一般也不会卖土地。所以土地属于有价无市的东西。
在迎回圣驾的第二天早上,万历皇帝的圣旨就已经送到了王鼎的手上,另外内容也按照王鼎的要求通过邸报明发天下了。
一直没有消息的炒花,也传来消息,说是在北京以西一百里遭遇了,大同,太原,山西三镇的大部队,人数达到四五万人,炒花正在拖延时间。让王鼎尽快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