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渊传王子余

第158章 十七年后相见(第2页)


 烛火摇曳,映照着公主熬得通红的双眼,鬓发略显凌乱,身上的衣衫也不复往日的齐整。整晚,她在帐中踱步,时而凝神倾听帐外的动静,时而在烛火下想象着世子在花月谷的情形,满心都是担忧。此刻,世子在她的身边,悬着的心总算落下了几分,但看到他落寞的神情,又不由得心疼起来。


 “渊哥哥,回来便好。”公主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伸出手想要触碰他,却又在半空停住,眼中满是关切与担忧。


 世子微微抬起头,目光空洞地望向前方,仿佛还沉浸在方才的情境中。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我见到母亲了,她……她很好,就在花月谷中。”说着,他的喉结动了动,眼神中闪过一丝痛苦与眷恋。


 公主轻轻握住他的手,感受到他掌心的冰凉,心中一紧。她柔声说道:“能见到母亲,这是好事。只是看你这般模样,可是在谷中发生了什么?”


 世子深吸一口气,闭上双眼,十七年前的记忆与方才见到母亲的场景在脑海中不断交织。“十七年了,我无数次想象与母亲重逢的场景,可当真正见到她时,我却不知该说些什么。她在谷中独自度过了这么多年,而我……却只能在外面,对她的情况一无所知。”他的声音渐渐颤抖,“我甚至还派人去窥探花月谷,想要找到进入的方法,却不知这样的举动,会不会让她伤心。”


 公主将他的手捂在自己掌心,用温暖驱散他的寒意,轻声说道:“母亲既然让你进谷相见,定是明白你的心意。这些年,你对她的思念从未减少,她又怎会怪你。而且,如今你知晓了母亲的下落,往后便有了更多相见的机会。”


 世子睁开眼,看着贞孝公主,眼中满是感激与迷茫:“可是,母亲说谷门只能为我开这一次,月落前若不归,连她也留不住我。我不知道下次再见会是什么时候,也不知道她在谷中这些年究竟经历了什么。”


 公主轻轻将世子拥入怀中,像安抚孩童一般拍着他的背:“别想那么多,至少现在你知道母亲安好。往后的事,我们慢慢想办法。你还有我,我会陪你一起面对。如今,你平安归来,便是最好的结果。”


 世子靠在她的肩头,感受着这份温暖与安心,心中的复杂情绪渐渐平复。他知道,自己不能一直沉浸在伤感之中,他还有许多责任,有需要守护的人。公主的宽慰,让他从回忆与思念中挣脱出来,重新回到现实。他紧紧抱住贞孝公主,仿佛抓住了此刻唯一的依靠,在这黎明前的黑暗中,寻找着前行的力量。


 “临走前,母亲让我别插手沐家的事,十七年前发生了什么,让母亲说出这般话?”世子望向公主,“要不白天崔哲随你去趟破庙,如何?”


 “好!”


 太阳升起,世子在公主温暖的怀里昏睡过去。公主也是困了,衣服都没褪却,两人就这样躺在床上。


 不知怎的,好好的晴天突然阴沉沉的,天公不作美,颍州下起了雨,将鸣柳镇西巷的青石板浸得发亮。公主握着油纸伞的手微微发白,伞骨在风中吱呀作响。崔哲身着玄色锦袍,腰间的玉佩随着步伐轻晃,身侧的佩剑剑柄缠着大理寺特有的朱红丝绦。他目光警惕地扫过斑驳的砖墙——墙体早已坍塌大半,歪斜的梁柱间缠绕着野藤蔓草,唯有半截褪色的匾额,还勉强挂在残檐下,隐约可见“护国祠”三个字。


 破庙的木门只剩半扇,歪歪斜斜地倚在门框上,门环不知何时已消失不见。公主刚跨过门槛,靴底碾碎满地枯骨般的碎瓦,惊起一群蛰伏的蝙蝠。供桌上的泥塑神像早已被风雨侵蚀得面目全非,褪色的绸幔腐烂成絮,在穿堂风中簌簌飘落。她正要拨开蛛网查看,忽听崔哲厉声喝道:“世子妃卧倒!”


 一支淬毒弩箭破空而来,钉在身后残墙上,箭尾没有任何标识。崔哲旋身拔剑,剑身划出银亮弧光,将暗器悉数磕飞。破空声再起,二十余枚透骨钉从不同方向袭来,他剑走游龙,剑光织成密不透风的屏障,铁钉撞在剑身上迸出火星。贞孝踉跄着躲到残破的香案后,抬眼便见三道黑影破窗而入,手中弯刀泛着诡异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