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渊传王子余

第150章 颍州花月谷(第3页)

 花月谷设有三堂:断月堂,清露堂,隐花堂。

 断月堂司判负心汉,堂主称“夕颜主”,多为受过情伤的女子,善用“蚀心蛊”、“忘川雾”,以幻景重现负心者罪行,令其心智崩溃而亡。

 清露堂司罚污吏,堂主称“寒泉使”,弟子多为寒门出身或受官吏迫害者,精通机关与毒雾,常于官轿中置“金缕花煞”,触之即全身溃烂如落花。

 隐花堂司剿窥谷者,堂主称“夜昙卫”,弟子擅轻功与易容,能化入花海无影,以“月刃”割喉,不留血迹,仅留三瓣夕颜纹于尸身。

 谷中分布十二药庐,各庐专精不同药理,依月相命名,如“上弦庐”研外伤圣药,“满月坞”制迷幻香露,“残月居”炼毒蛊。每庐设“药童”与“剑侍”,前者辨药,后者护庐,分工严明。

 花月谷有三杀铁律:

 负心汉:需经断月堂三次查证,如弃糟糠、害发妻、辱真心者,方可行刑,刑前必让其吞服“忆生散”,重现被负之人的血泪过往。

 污吏:清露堂只杀“吞民膏、害忠良、毁公道”者,每杀一官,必在其官印刻夕颜纹,附血书罪状于府门。

 窥谷者:凡擅自破阵入谷、偷拍药庐、追踪弟子者,无论善恶,皆由隐花堂格杀——谷中藏有能解百毒的“月魄草”、起死回生的“三叠露”,秘密若泄,必引江湖血雨。

 近几年江湖中盛传花月谷的一些秘事,诸如谷中弟子不得与谷外男子私定终身,违者需在三叠月潭跪三天三夜,服“断念散”忘却情丝;谷内不蓄金银,以药草、手工艺品与山外村落换取盐铁,故村民皆护谷口隐秘。

 当然还有人想着进入花月谷,那些欲入谷者需在新月之夜穿越“夕颜迷阵”,阵中花香会幻化成内心最愧疚之事,唯有“心无贪念、身无恶业”者方能通过——曾有人为寻解药入阵,因忆起误杀义兄而被拒,自此传谷主“能窥人心”。

 有人说谷主每到满月便会在三叠月潭起舞,衣袂染夕颜花粉,踏水而行时如月光碎落;

 亦有人称十二药庐之首“素月庐”藏有《花月医经》真本,书页以夕颜花瓣与月光浸泡而成,遇血显字,记载着“起死回生”之术;

 最险的传说来自被清露堂放过的小吏:他曾在牢中梦见满室夕颜花盛开,花瓣上竟浮现他所贪的每一笔银子、所害的每一条人命,醒来后冷汗浸透衣袍,从此弃官从善,逢人便说“花月谷的花,能照见人心的脏”。

 “黄昏莫近三叠崖,月下休寻夕颜花。负心污吏窥谷者,月刃无声断喉牙。”——这是颍州百姓口耳相传的童谣,亦是花月谷对江湖的警示:在这幽谧花谷中,月光不只是温柔,更是悬于恶人头颅的利刃;夕颜不只是朝谢的花,更是刻在骨血里的正义。

 多年前,前任谷主已是暮年,她急需将自己的意念植入新的躯体,那日在山崖,寻得一女子,便使用秘术,使自己重生。跟先前几次不同,这女子自身的意念要强过一般女子,所以现任谷主体内依然残有先前的意念。

 外界一直传闻,那女子是秦王妃,也就是世子的母亲。世子也曾到两次到颍州,听到这些传闻也去过花月谷,但没有找到入口,只能作罢。

 之前四杀堂也是花重金从一村民得知的入口,当然这村民已不存在。前几日,明瑞派人将此入口的位置秘密告知了世子,当然也只有世子一个人知晓。

 除了英俊的那一路打着颍州换防的名义出发,世子此次出行,已是十分的低调,但还是让花月谷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