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信国公汤和(第3页)

 “汤和来见咱,也想要掺一股。”

 “当然他不是白掺和的,信国公府也会出钱出力帮忙的。”

 朱元璋看着蓝武,沉吟了片刻道:“他是跟着咱出生入死的老兄弟了,如今最后一次求咱,咱不能不应,此事你要上心一些。”

 汤和闻言赶忙接口道:“凉国公,你放心我老汤不是占便宜的人,冯胜他们出多少本钱,我也出多少本钱,绝对比他们多,不会比他们少。”

 “另外我孙子汤文瑜如今是千户官,我会让他跟船出海,国公有什么吩咐,只管使唤他就是,我这个孙子虽然木讷了一点,但人老实,还是能用一用的。”

 “这……!”

 蓝武心中一动,面上犹豫了刹那,但很快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信国公放心,既然是陛下的吩咐,我一定办好!”

 其实他对于信国公府是有些了解的,在原本的历史上,从洪武二十二年年开始,信国公府就彻底退出了京城,回去了老家凤阳驻守。

 在这一点上汤和的做法显然是很符合老朱晚年想法的,也正是因此,信国公府的确没有被老朱清算。

 但最终的结果却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正是因为他退出了朝堂,在朝中没有了权利基础,他死后,建文帝登基的第一年,第二代信国公在继位的问题上,就被建文帝找了个理由直接给压了下来。

 最后朱允炆在文官的撺掇下,甚至直接废除了信国公府的世袭爵位。

 这件事在朝中没掀起任何波浪,没有人给信国公府鸣不平,甚至朱棣继位后,也没有再提及此事。

 好像整个朝堂都把信国公府给忘了一般。

 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就是汤和离开朝堂太早,也太彻底了。

 这让他没有了在政治上的同盟。

 一个没有同盟,没有政治影响力的国公府,显然在建文帝和文官们的眼里,就成了一个好拿捏,可以用来立威的对象了。

 而等到朱棣继位后,他还有一大票靖难功臣要安置,又如何会去管一个洪武朝的国公府势力给自己找不自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