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刘三吾:老臣有什么错?(第3页)

 刘三吾一声声的呼喊在身后响起,让朱棣忍不住捏了捏眉心。

 他知道这件事不好办了。

 会试结果张贴出去,他不用想都知道这件事会引来多大的骚动。

 朝廷四年一次的科举取士,结果选出来的这六十二人全部都是南方人,这让整个北方的士子怎么想?

 纵然这六十二人果真是这一届考生中文采最为出众的六十二人又如何?

 纵然这次科举没有舞弊又能怎么样?

 此刻这件事早已经不单单是科举的问题了,这是大明从建国开始便一直存在的南北问题。

 南方人和北方人互相看不顺眼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从南宋到元朝两百多年时间,双方的仇视程度早就已经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弥补的。

 元军南下时,南下杀南方人最狠的就是北方的汉人世侯。

 元朝建立之后,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互相攻讦更是常态中的常态。

 元朝一百年时间,南方汉人空有才学,却一直都无法进入元朝真正的朝廷中枢为官,压制他们的就是在元朝中占有一定地位的北方汉人。

 如今大明建立,而且如今科举考的又是南方人最拿手的程朱理学,他们又如何不想通过科举彻底把持住大明的朝堂,反过来压北方人一头。

 纵然刘三吾不是这么想的,但他身后推着他做这件事的人,定然有这样的想法。

 但朱棣从二十多岁开始就在北平就藩,这些年一直都在北方,他对北方百姓可是非常了解的。

 那里本就民风彪悍,而且有一部分人还心向蒙元,若是这个时候朝廷再不作为,任由此次科举考试全部录取南方士人,其导致的结果定然是北方的民意彻底被激化,本就难以剿灭的白莲教起义更会愈演愈烈。

 甚至在有心人掐头去尾刻意宣传下,朱棣估计甚至会演变成北方地区的暴乱。

 “老爹马上就要回来了,无论如何,咱绝不能让这件事演变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朱棣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冽,语气坚定的喃喃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