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谋士南国公子

第11章 又一个绝户计?(第2页)

 且不论彼此死伤如何,单是出征不成比例的消耗跟收获,便足以让我大乾不堪其扰。” 

 “大乾之地南方粮食可以有夏秋两季收成,更多的北方之地一年却只能收一季。 

 一旦开战,大量百姓会因为打仗而耽误种植……” 

 上官婉儿不由皱眉:“许大人,依你所说,我大乾面对戎狄最好的做法便是隐忍不发,放任戎狄今年抢一点,明年杀一点? 

 果真如此,我大乾的出路如何在戎狄?” 

 许良不答反问:“上官大人,解决戎狄之祸难道只有打这一条出路?” 

 上官婉儿皱眉,正要再次发问。 

 不料女帝萧绰似已等得急了,摆手问道:“许爱卿,你想说什么直接说就行了,不必卖关子!” 

 “是!” 

 许良躬身一礼,缓缓开口,“臣曾听爷爷说过,大乾与戎狄交战吃亏在骑兵。 

 戎狄的马无论是耐力还是速度,都非我大乾战马可比。 

 加上戎狄人天生吃牛羊肉,体力又强于中原各国。 

 爷爷曾说过,若大乾能有这些战马,组建一支骑兵,将大大增加大乾的实力。 

 而如果戎狄之人能并入我大乾,大乾实力增加将更多……” 

 萧绰点头,“镇国公跟随先帝多年,南征北战,的确跟先帝提过,用重金打造一支戎狄骑军,以戎制戎。” 

 许良:…… 

 自己爷爷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他更惊讶于女帝萧绰对政事的熟悉。 

 先有对大乾疆域图,后是大乾政策的熟悉。 

 “她当女帝不是没有原因的……” 

 许良暗忖,躬身道,“臣有二计,一则以缓,一则以急,可解戎狄之祸,让我大乾再无后顾之忧。” 

 萧绰目光灼灼,似等了许久,敲了一下御案,“速速说来!” 

 许良点头:“刚才臣说过,我大乾自陇右一直到河西,诸多地带一年只能收一季粮食。 

 而戎狄地处草原,土地贫瘠,难以耕种。想要获取生活必须物品,如盐、铁等,只能通过与中土互市贸易所得。” 

 “其一缓计便是大乾可择一二边城、镇开设互市,将中原的盐、茶、布、铁等器物放到集市上,交换戎狄人的马匹、牛羊。” 

 “戎狄人通过互市就能获得所需物品,就不需要刀头舔血地跟我们拼命了。” 

 “在此过程中,可以不断吸引、同化戎狄之民,给他们田地,将他们固定在互市边城的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