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周厉王(四)

在历史的悠悠长河中,周夷王姬燮的名字,其含义竟为“机械”。这看似平常的名字,或许冥冥之中对他的儿子姬胡(周厉王死后谥号为“周厉王”)产生了一种别样的触动。

或许姬胡心中暗自揣测,总觉得父亲姬燮为政的方式太过中规中矩,就像机械一般,刻板而缺乏变通,墨守着成规,难以适应时代的变化。于是,在姬胡即位成为周厉王之后,他的内心深处燃起了一团炽热的火焰,那是改变现状、重振周王室雄风的强烈愿望。他一心渴望通过一系列大胆而创新的举措,实现周王室的伟大复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一位能够扭转乾坤、改变历史走向的改革家。

周厉王姬胡在推行他那雄心勃勃的“改革”大业时,身边聚集了一批重要的帮手。他们是周厉王身边的"三驾马车"!

其中,荣夷公无疑是首屈一指的关键人物。

荣夷公被委以主管财政改革的重任,在那个周王室经济状况日益窘迫的时代,他肩负着为王室开辟全新财政来源的艰巨使命。他整日冥思苦想,试图通过一系列复杂而精妙的经济手段,来扭转周王室入不敷出的财政困境。

然而,此人在众人眼中却有着一个明显的缺点——对财富的过度贪婪。

他的一举一动,都仿佛被金钱的欲望所驱使,这也为日后的改革埋下了隐患。

另一位对周厉王来说至关重要的帮手便是虢公长父。他肩负着主管军事征伐的重任,这一职责在那个诸侯纷争、战乱频繁的动荡时代显得尤为关键。毕竟,军事力量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周王室的生死存亡。

虢公长父深刻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之重大,因此他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凭借自身卓越的军事才能,身先士卒,多次为周厉王冲锋陷阵,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每一场胜利,都不仅为周王室赢得了宝贵的尊严和威望,更为周厉王增添了无尽的荣耀。

随着时间的推移,虢公长父的英勇表现愈发让周厉王对他信赖有加。他成为了周厉王最为倚重的将领之一,其地位和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还有卫巫,他负责行使监察权。在周厉王的“改革”蓝图中,监察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它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确保着各项改革政策能够顺利推行。卫巫就像是周厉王安插在王国内部的耳目,时刻监视着王国内的一切动向,无论是官员的履职情况,还是民众的言论行为,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说起周厉王的“改革”手段,最引人瞩目的便是他在敛财方面的一系列举措。

当时,周王室正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国库空虚得如同一个干涸的湖泊,这一状况已经成为制约国家发展的巨大瓶颈。

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周厉王可谓是绞尽脑汁,想尽了各种奇思妙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山林川泽“收归朝廷所有”的改革。他下令强行对山川川泽等自然资源收取赋税,将原本分散在贵族和地方势力手中的利益收归朝廷所有。这一举措,在当时听起来颇具前瞻性,甚至有点现代社会主义资源统一调配的意味,其初衷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合理调配,来实现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从而为周王室的复兴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此外,周厉王还将官位当作了敛财的重要工具,这便是臭名昭着的“卖官鬻爵”。史料中明确记载“爵以贿成”,在那个时期,一个人若没有足够的钱财,几乎不可能谋得一官半职。周厉王通过出卖爵位的方式,获取了大量的财富,妄图以此填补国库的空虚,缓解王室日益艰难的财政困境。然而,他却没有料到,这种短视的行为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山林川泽收归朝廷所有的政策,从某种角度来看,确实有着一定的先进性。甚至有人将周厉王与后世的王莽相提并论,更有甚者,怀疑周厉王是疑似穿越者,因为他的这一举措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显得过于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