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周成王(一)(第2页)

待周公来到宫中,见到了成王,便带着满脸的喜悦,诚挚地向成王道贺。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庄重与真诚,仿佛成王已经完成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微微弯腰,双手抱拳,恭敬地说道:“恭喜成王,贺喜成王,听闻您已册封叔虞,此乃国家之幸,社稷之福啊!”

成王听到周公如此郑重的道贺,不禁感到十分诧异。他那原本洋溢着童真的脸上,此时浮现出一丝疑惑。眉头微微一皱,不解地问道:“叔叔,你为何要特地如此郑重其事地穿上礼服,匆匆赶来向我道贺呢?”此时的成王却早已将此前玩耍时的这桩小事忘得一干二净。此刻听到周公此言,不禁一脸懵,一头雾水,眼神中透露出迷茫,完全不知所以。他歪着头,天真地看着周公,等待着周公的解释。

周公看着成王这副懵然不知的模样,脸上却依然面带和蔼而又不失威严的微笑。他耐心地向成王解释道:“我刚刚听闻,你已经册封了你的小弟弟叔虞啊!这乃是国家社稷的大事,关乎着王朝的长治久安,如此重要之事,我怎能不怀着满心的喜悦,急忙赶来向你道贺呢?天子一言九鼎,您的每一个决定都将影响着国家的未来,这册封之事,意义重大啊!”周公言罢,目光中透露出深深的关切与期望,静静地等待着成王的回应。他的眼神仿佛在告诉成王,作为天子,责任重大,一言一行都要谨慎对待。

“哦!那件事啊!”听到周公的解释,成王这才如梦初醒,想起此事。他不禁哈哈哈哈大笑起来,笑得天真无邪,仿佛那只是一场游戏。随后说道:“刚才,我只不过是和叔虞闹着玩而已,又不是真的要册封他呀!”

不料,成王的话刚说完,周公的笑容瞬间消失,犹如夜空中突然掠过的乌云。他的脸色顿时变得严肃起来,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责备。

周公正色对成王说道:“成王啊,无论你身处何位,是何身份,说话都一定要以‘信’为重。你是尊贵的天子,肩负着整个国家和子民的期望。作为一国之君,你的一言一行皆有着非凡的意义,所以,你的每一句话更是绝对不能随随便便,妄图当做是在开玩笑一般。只有如此,你才能赢得人民对你的信赖与拥护,才能稳固你的统治,让整个国家繁荣昌盛、长治久安!倘使你总是罔顾信义,将你自己说出口的每一句话都视作是毫无意义的玩笑,如此行事,你又如何能让子民对你心悦诚服,又还有何资格、有何颜面做一国的天子呢?”周公这掷地有声、饱含深意的一番话,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敲击在成王的心头,令成王深感惭愧。他的脸上满是懊悔与自责,低下了头,不敢直视周公的眼睛。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心中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谨言慎行。

“叔叔啊,我明白了。”成王微微低下头,声音中充满了悔意。那悔意仿佛是从心底涌出的一汪清泉,洗净了心中的尘埃。“我今后定当谨言慎行,以诚信治国,绝不辜负国家和子民对我的期望。”说着,成王抬起头,目光中透着坚定,那坚定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决心,仿佛在向周公,也向自己承诺,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担当的天子。

于是,成王便迅速做出一个明智而又果敢的决定:将叔虞正式册封于唐地。他将叔虞的封赐视为履行自己的诺言,更是视为对国家的责任。在庄重的仪式上,成王亲自为叔虞颁发了册封诏书,那诏书承载着成王的诚意与责任,也标志着叔虞踏上了为国家和子民服务的征程。诏书用最上等的丝绸制成,上面用金色的丝线绣着册封的内容,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诉说着国家的期望。叔虞接过诏书,心中满是感激与使命感,他发誓一定要为国家和子民尽心尽力。

自此之后,成王深刻体会到了诚信的重要性。他深知,坚守诚信并非仅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一个人修身立命、安邦治国的根本原则。无论是对于个人来说,还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诚信都是无比珍贵的基石。在以后的日子里,成王时刻铭记周公的教诲,努力学习治国之道,关心百姓疾苦,成为了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君主。

周公摄政的第七年十二月十二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时光流转,次年的正月初一,成王亲政,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在这一天,成王以朝享之礼,庄重地献祭于文王、武王之庙。祭祀仪式盛大而庄重,整个宫殿都弥漫着一股肃穆的气息。宫殿的墙壁上挂着精美的壁画,描绘着周朝的历史和先辈们的功绩,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