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创建八卦(第3页)

 当温暖宜人的春天悄然来临之际,人们便如同受到某种神秘召唤一般,纷纷踏上前往阳光明媚的阳坡之路,满心欢喜地采摘那些鲜嫩多汁的果子。而当炽热难耐的夏天滚滚袭来之时,他们又会机智地转移阵地,深入到凉爽清幽的阴坡之中,耐心寻觅着猎物的踪迹。就这样,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摸索,各种各样植物的生长规律以及动物们独特的迁徙习性都被聪明的人类一一掌握于心。于是乎,原本看似无序混乱的采集与狩猎活动从此变得越发有条不紊、有规可循起来。

 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部族的生产活动取得了越来越丰硕的成果,族人的生活也一天天好了起来。每次狩猎都能够满载而归,当猎获的食物足够大家享用的时候,族人们便开始将一部分捕获来的幼兽留下来饲养,期望着这些小家伙们能够快快长大,等到日后食物匮乏之时,再将它们宰杀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于是乎,畜牧业就在这样不经意间悄然萌芽,并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经过漫长岁月的努力,人们终于渐渐摆脱了那种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艰难困境。值得一提的是,最先被人类成功驯化的家畜便是鸡、狗、猪、羊、牛和马这六种常见的动物,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六畜”。其中,鸡之所以会率先进入人类的养殖领域,一方面是由于它们体型较小,而且飞翔能力相对较弱,容易被控制和圈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鸡肉味道鲜美,鸡蛋更是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而狗呢,则因其出色的捕猎本领成为了人类忠实的伙伴和得力助手,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成了早期驯化的对象之一。要知道,狗这种动物本身就是群居性的,只要从幼年时期开始饲养,它们与人类之间就能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纽带,并且非常听从主人的指令和指挥。不过相比之下,猪、羊、牛以及马的驯化工作就要困难许多了。直到女娲执掌天下之后,历经无数次尝试与改进,才基本完成了对这几种家畜的全面驯化。或许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后世之人便传说女娲娘娘创造了六畜,以此彰显她对于人类文明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也正是基于此般对于天地之道的深刻洞察与理解,我凭借着自身卓越的智慧和对宇宙万物运行法则的独到见解,开创性地构建起了华夏民族另一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学问体系——易学。这一门充满着无尽智慧与哲理的学说,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熠熠光辉。在后来,周文王姬昌悉心传承和发扬它,这门学问最终得以完美蜕变,演化成为一部流芳百世、传颂千古的不朽经典之作——《周易》!这部巨着以其包罗万象的知识架构、精妙绝伦的辩证思维方式以及深远厚重的文化内涵,深深影响并塑造了整个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