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创造数字与制陶(第3页)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开始思索如何寻找一种更为耐用且容量更大的替代品。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观察到用粘土筑成的灶膛在经历高温烧制后,泥土变得异常坚硬且密实。这一发现让我灵光一闪,为何不尝试利用粘土制作容器,并通过高温烧制来增强其耐用性呢?

 于是,我带领大家开始了粘土容器的制作实验。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改进,我们终于成功地烧制出了第一批陶器。这些陶器不仅容量更大,而且质地坚固,能够经受住高温和频繁的使用。

 初期的陶器因其稀有性和实用性而备受珍视。每件陶器都成为了部落成员们精心呵护的宝贝。然而,随着陶器的普及,分配和管理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由于部落成员们经常混居在一起,陶器错拿错放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家开始尝试在陶器上做记号以区分归属。但直接在烧制好的陶器上刻画十分困难,于是我们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在粘土成型为陶器的胚体阶段就刻画上独特的标记。这一创新性的做法不仅解决了标识问题,还为制陶过程增添了一道独特的工序——刻陶纹。

 最初的陶纹确实只是简单的标记,用于区分不同的使用者或单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这些纹路不仅能起到标识作用,还能为陶器增添一份美感。于是,出于对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家开始尝试将陶纹绘制得更加精美和富有象征意义。花朵、鱼类等图案逐渐成为了陶器上的常见纹饰,它们不仅美化了陶器的外观,还寄托了人们对幸福和繁荣的祈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