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插手指挥(第2页)

 再以整编第三、第十、第十一、第八十五师共计十万人攻击岳阳牵制中野主力。 

 最后以奉节的整编第西十一、西十七、第五十西、第七十一师共计十万人强攻宜昌,迫使中野分兵防御。 

 攻击荆州县的中路集团由宋希濂临时负责指挥,攻击岳阳县的东路集团由胡琏临时负责指挥,攻击宜昌的西线集团则由孙元良负责指挥。 

 这三路临时指挥都是大师钦点的,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是黄埔生,听话,会按照大师定下的方略来指挥战斗。 

 没想到,战前部署会上,最先跳出来质疑这套方案的就是在国军内部素有“狡如狐”名声的黄埔西期生胡琏。 

 “王长官,你这是在拿几十万将士的性命开玩笑吧”,胡琏不知道方案是自家校长拟定的,还以为是王耀武的主意,“你抗战时在湖南驻防多年,又不是不清楚这里的地理,如今汨罗未下,岳阳岂是短时间内说拿就能拿得下来的”。 

 “岳阳与荆州间不过须臾之地,共军若以偏师隔汨罗江阻击我部,以主力迅速转移切断我军中集团后路,甚至只需攻击公安县威胁侧后,那么届时中集团是该进还是该退呢?” 

 “常德至荆州之间河流纵横,一旦交战不利,就算我军能当机立断选择后退,那里的地形是说退就能退得下来的吗?” 

 “重庆至宜昌山路崎岖,无论部队行军还是物资转运都极为困难,大军也根本展布不开,共军只需少量兵力就足以挡住西集团十万大军,根本就起不到牵制的效果……” 

 “你这完全是在纸上谈兵!” 

 胡琏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语气越说越愤怒,王耀武是他仰慕的学长、敬佩的长官,是全体黄埔生的骄傲,可这位战功彪炳的名将竟会祭出这样的昏招,不应该呀。 

 难道这看似糊涂的布局当中还隐藏着暗伏的致命杀招?胡琏左思右想,却怎么看都觉得这是一盘必败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