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正规化改编(第2页)

 第四十一军和第四十七军是来自中央军化的原川军系统,而第五十四军和第七十一军则是由原德械三十六、八十七、八十八师发展改编而来的。 

 三支德械标准师作为抗战前期的国军最精锐力量,每每都是被顶在战场最关键的位置上,老兵已经基本在历次残酷战斗中损失殆尽,早不复往日荣光。 

 他们本来并不在战后接受美械的第一批名单中,可在蒋夫人和刘峙的运作下,第五十四军和第七十一军成为了除驻印军之外最优先接受美械换装的国内部队。 

 就在国军忙于换装之际,独立师也开始了部队的整编事宜。 

 在原时空轨迹中,我军要等到倭寇投降之后才开始整编的,但由于赵骥之前给中央打的那份报告,军委提前决定以条件最好的独立师为模板进行从游击队到正规军的整编工作。 

 在暂时不对外只对内的前提下,独立师被授予华中野战军的称号,下辖纵队改称为军,各旅则按照“三三制”原则改为师,比如第一军下辖第1、2、3师,第八军下辖第22、23、24师,师下边直接辖团,地方独立旅也同步改为师级,番号从主力师后边接续递增,即第25至32师。 

 特纵、航纵、炮纵及江防舰队作为直属技术兵种,番号名称不变,骑兵旅则取消编制并入特纵,改为搭乘十轮卡的摩托化步兵部队。 

 这个时间点上,我军的番号体系比较混乱,还处于各地域根据情况灵活调整的阶段,结果在战时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四平保卫战时,就发生过不同系统的部队临时凑在一起,结果因为番号相同而导致指挥混乱。 

 不仅是番号不统一,就连编制级别也不统一,比如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都是兵团-纵队-师-团编制构成,华北部队则是兵团-军-师-旅的编制。 

 我军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直到1948年才真正建立起正规化的完善番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