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二鼓克漯河(第3页)
漯河倭军的指挥官知道临时抢筑的外围阵地守不住,可它没想到会丢得这般轻易和快速,原本还打算靠外围阵地拖上一天的它只能临时改变命令:“让城外部队马上撤回来!”
如果目的只是拖时间的话,巷战才是最好的选择,漯河城内有大量的百姓,独立师肯定不敢动用重榴弹炮肆意轰击,而且他们的坦克、突击炮也会因为射击仰角限制而在巷战中威力大减,并且更容易在城市里遭到自爆步兵的袭击。
如倭军所料,刘焕的确没有动用重炮和宝贵的装甲车辆参与巷战,进入城内和倭军作战的全都是步兵部队。
可巷战一交手,倭军就猛然发现独立师的步兵也不是它们所能应付得来的。
首先就是单兵素质的差距,作为独立师最硬的拳头,一纵的战士大多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战斗力即便碰上侵华之初的老倭也不会落于下风,少数补充的新兵也都是从独立旅里边挑出来的优质兵员。
用国军的话来说,一纵就是赵骥的起家基干部队,兵员、换装都得先紧着一纵来。
除了单兵素质,每个战斗小组都装备的一支mp40冲锋枪更是堪称鬼子兵的巷战梦魇,端着三八大盖跟mp40打近战就跟把脑袋递到别人刀口下没多大区别。
就连鬼子以前无往不利的近战法宝——板载冲锋,在面对mp40的高射速自动火力时,也变得和挥舞着马刀的骑兵冲击马克沁机枪阵地一般徒劳无功。
倭军在巷战中最称手的武器就只剩下了掷弹筒。
中国军队之所以害怕掷弹筒,完全是因为手头缺少强大且灵活的连排级压制武器,倒不是这款武器有什么不可战胜的地方。
而独立师的连一级可是把st5速射炮拿来当压制火力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