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空手套白狼(第2页)

 兵力部署方面,赵骥决定以六纵、七纵扼守长江水路,新组建的八纵留守武汉作为全师预备队,北线平汉铁路上则集中起一到五纵作为决战主力。 

 政委傅秋涛则率领六个独立旅防御大别山,这里是独立师最后的核心腹地,绝对不容有失,万一作战失利的话,那残余部队至少还能有个去处。 

 一切部署妥当后,整个鄂豫皖边区军民和独立师各部就紧张地行动了起来,不仅如此,赵骥还派人以自己私人名义给周边的国军部队递去了消息提醒他们小心戒备。 

 所以好心提醒国军,赵骥自然不是因为闲得无聊,而是因为接下来的这场决战将会对未来的中国影响深远。 

 开罗会议没有拉上钢铁慈父一起,罗斯福为的就是能独占中国的全部好处不让苏联染指,可谁知道国军后来在豫湘桂战役中一溃千里,在全世界面前出了个天大的洋相,逼得罗斯福只能再拉人开了一场雅尔塔会议(这次就没叫微操大师去了)。 

 从来不吃亏的钢铁慈父直接把外蒙和东北作为了苏联红军对倭出兵的条件,而罗斯福为了尽早结束战争,自然毫不犹豫地就满口答应了下来,根本就没有征求中国的条件,当然,以国府的对外依赖程度也用不着征求,反正愿不愿意都得答应下来。 

 后世不少不明真相的人都把中华秋海棠叶变雄鸡的锅扣在我党的头上,殊不知这份协议却是国府最早签下的,微操大师是在逃到蛙岛以后才翻脸不认账的。 

 我党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延安曾借着参加斯大林寿宴的机会提出废止国府当初签订的条约,为此还闹出了一场“被软禁”的戏码,逼得慈父放弃了苏联在东北地区的种种特权,但承认外蒙却不得不成了交换的条件。 

 豫湘桂大溃败的后续影响其实还远不止丢掉外蒙,不甘心失去东北特权的钢铁慈父很快就挑唆北朝引发了半岛战争,想逼我们主动引苏军进驻东北协防,好在我们雄赳赳的志愿军在没有苏联帮助的情况下打赢了这场立国之战,不然再后边可就要遗祸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