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贪污大案(第3页)
另一位副师长郭勋祺碍于自己以往的经历在这件事上更是小心翼翼,为了表明阶级立场,跟以前的自己划清界线,他虽然心知赵骥大概不愿意把事情闹大,但还是简单表态:“我同意陈光同志的意见”。
参谋长陈奇涵是个老成持重的人,这位后来担任了最高法院副院长的开国上将在表态时慎重得多:“赵凌波肯定是罪无可恕,但现在是抗倭统一战线期间,如果把所有资本家全部赶尽杀绝的话未免操之过急,而且很可能会导致解放区内部矛盾的加剧”。
他看了看赵骥的表情,见他面色如常以后才又续道:“简单一句把资本家都打倒说起来倒是容易,可拥有多少家产才算资本家呢,当年博古在中央苏区打土豪的教训可是殷鉴不远”。
陈奇涵说完再次看向赵骥和傅秋涛,两人都沉默不语,显然心中各自正在计较。
傅秋涛在接收武汉时对于如何处理资本家这个问题是跟赵骥交换过意见的,猜得到也赞同赵骥的心意,可赵凌波实在跟他关系匪浅,有些话如果由他主动说出来未免有瓜田李下之嫌,所以只好暂时保持沉默,不把话给说死了。
而赵骥则是担忧得更为长远,陕北中央眼下明显是把武汉作为以后治理大城市的一块试验田,给了自己非常宽裕的自由裁量权,也就是说,自己如何处理这件事将会对未来的国策产生影响深远的重大意义。
身为一名穿越者,赵骥可是非常清楚的知道建国后天津发生的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对后来的国家经济制度带来了多么翻天覆地的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