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独立师办学(第2页)

 这位一心报国的科学家在来到鄂豫皖根据地工作一段时间后,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这片热土,和原时空中最终怀恨而亡的结局不同,现在的他肯定能实现自己航空救国的梦想。 

 除了王守竞,赵骥想到的第二块招牌则是新加入的萨本炘,由他来出任副校长和船舶系主任。 

 萨本炘最大的优势就是他本来就是武汉大学的教授,在原来的师生中很有影响力,赵骥想要借助他的影响从暂居乐山的嘉定分校师生中争取再挖一部分人才回流。 

 赵骥让萨本炘写了多封亲笔信,然后交给重庆的李睿,叫他设法暗中招揽、帮助有意向的老师跟学生回武汉来。 

 除了给学校师生的信,还有一封是给萨家家主萨镇冰的家信。 

 武昌造船厂的新船已经在开工建造了,但独立师内部硬是找不出一个有经验的海军指挥人才来。 

 所谓十年空军,百年海军,尽管在可预见的相当长时间内,我军的海军都注定只能给陆军打下手、当配角,但赵骥仍然想把人才奠基的时间点尽量给往前推一推,毕竟大陆解放后就必须要考虑…… 

 萨本炘在给自己叔祖的家信中事无巨细地讲述了自己在鄂豫皖根据地的所见所闻以及正在从事的工作,这里跟国统区是完完全全不同的另一个新兴世界,他相信萨家几代人心心念念的目标一定能在这一方天地中得以实现。 

 此时的萨镇冰已经八十四岁高龄了,但精神却依旧矍铄,饱经沧桑变幻的他早看出了微操大师不是个能振兴民族的合格领袖,所以他早在1933年就支持李济深联合红军发动福建事变讨蒋,可惜博古却半路变卦未予策应。 

 1940年的时候,这位老人又计划秘密从西安潜入陕北,可惜被国府特务察觉,在半路上把他强行给劫回了重庆。 

 接到萨本炘的信后,萨镇冰心中极为激动,他立即安排家人找来了自己的另一位侄孙萨本政,让他秘密前往武汉帮助独立师筹建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