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霓虹灯下的哨兵(第2页)

 眼看着再拖下去就要出大事了,负责主持接收工作的傅秋涛只得跑来找赵骥求告:“老赵,我知道你手头事情也忙,可我实在没办法了,只能厚着脸皮来找你支招啦”。 

 “这好办,先开工再说”,作为一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长大的穿越者,赵骥脑子里可没那么多条条框框,“只要复工了,人心就能安定下来,一切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傅秋涛看看左右屏退房间里的其他所有人,然后走近压低嗓音说:“这些人可都是资本家,是咱们的阶级敌人,而且他们还给倭寇供给过物资,难道就这么轻易饶过他们?” 

 “先复工稳定人心是最关键的,其他的事等复工以后慢慢再说”。 

 赵骥拉着傅秋涛坐下:“我们之前在农村和县城是有一套成熟的管理办法的,大城市特别是武汉这样的工业城市 对我们则完全是一片空白,所以我的意见是复工后先拿出一套简单的暂行管理办法来,不用太复杂,详细的等以后发现了具体问题再一步步调整完善”。 

 “关键点有这么几个,一是达到一定规模的民办工厂必须要派干部进驻监督,同时要在工人中积极发展党员,二是暂行办法中要规定清楚工人的具体待遇保障,包身工这种事情决不能出现我们的治理下,三就是税的问题,该缴的必须得缴,不该摊派的严禁摊派,我们可不能搞什么苛捐杂税来压榨厂家”。 

 民国时,民办工厂的工人待遇极差,累死人了还吃不饱饭是常有的事情,我军号称工农武装,自然是不会让工人兄弟吃了亏,派干部进厂监督的用意就是这个意思,必须要逼着工厂主给工人们提供他们应得的待遇。 

 在提高工人待遇的同时,也要杜绝国府统治时那些名目繁多的胡乱摊派,赵骥可是学过后来的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的,也知道霓虹灯下的哨兵有多么难当,自己培养出来的干部可别没牺牲在战场上却倒在了糖衣炮弹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