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顺利渡江(第2页)

 倭军第十一舰队不敢进入铁板洲航道,浠水县的一纵和四纵就放心大胆地开始了渡江行动。 

 渡江命令下达后,提前集结于下游蕲春县江段的大量渔船立即逆流而上驶入浠水县码头。 

 当地的渔民长久以来饱受“渔霸”的欺负,每日收获渔获上岸后都要按比例无偿上交,不交就是一顿暴打,打完不解气的时候更是会连渔船都一起给烧了,渔民们受不住气就往县府告,可县府的官老爷们自然是跟渔霸沆瀣一气的,不仅告不了状还得再被多讹上一笔钱。 

 这一切直到独立师到来后才算扳正乾坤,渔霸们都得到了应有的惩治,渔民们也再不用把自己辛勤捕捞来的渔获拱手送人了。 

 当渔民们得知独立师需要渡江时,马上就摇着自家的渔船赶来帮忙了,足够把一纵和四纵的战士们给分批送过江去。 

 渡江开始后,虽然倭军的军舰过不来,但武汉的航空兵还是尽数起飞对着江面轰炸、扫射。 

 独立师对此早有防备,在主要的重点码头设置了大量的假目标欺骗敌机火力,还派出了师属防空团提供高射火力,而战士们则分散到黄冈、浠水、蕲春一线的宽广江面上,通过临江的镇、村小码头渡江。 

 倭军的空袭效果因此大打折扣,对渡江部队造成的杀伤被有效控制在了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南岸倭军的主要集结地是黄冈南岸的鄂县,由第65师团和黄冈的第58师团一南一北夹江封锁住独立师西进武汉的通道,一纵、四纵也因之未受大的阻截就顺利在浠水对岸的黄石港登上岸头。 

 成功登陆后,一纵和四纵立即马不停蹄地沿着江岸奔袭鄂县。 

 第65师团得知独立师飞渡长江后大吃一惊,它们之前的防御重心都放在北边,现在只能临时抢占鄂县东面外围的天平山和铁山扼住山脚公路。 

 从黄石到鄂县共有两条道路,一条夹在天平山和铁山之间,另一条在铁山以南,两军谁先占据住这两座山,谁就能获得地理上的极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