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铝材生意谈成了(第2页)

 史迪威在美国时也听说过王守竞这位一流科学家的大名,知道像他这种地位的科学家不会随便信口开河,何况还有惠普公司的技术授权,那就更可信了。 

 其实,在史迪威的心底,他更相信的是自己的眼睛,在亲眼见到了独立师乃至整个根据地与国军、国统区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截然不同的精神面貌后,他就知道这里绝不会是那种粉饰太平、欺上瞒下的地方。 

 “好,我会把航空铝材纳入援华范畴,不过我猜花生米一定会用尽一切手段挤占你们的份额”,史迪威善意地提出提醒,“我个人会尽力替你们争取,可你们最好也让你们在重庆的代表据理力争”。 

 “行,你放心,我自有办法对付花生米”。 

 几天后,史迪威心满意足地离开了鄂豫皖根据地,赵骥这才有空去见了孔、宋、刘三家的代表。 

 在前期的谈判中,李睿按照赵骥的谈判计划咬死了只收黄金、美元不松口,完不成主子交待的任务的三家代表急得都快成热锅上的蚂蚁了。 

 吊足对方胃口以后,赵骥这才作为一锤定音的大老板现身松口道:“这样吧,我听说美国最近会援助重庆一批航空铝材,你们三家谁能给我弄来,我就按比例给谁商品配额”。 

 赵骥说完就端起架子再次离开,把后续的具体细节谈判丢给了李睿。 

 按照赵骥的设想,独立师会以市价的两成收购援华铝材,然后再付给对方等价的商品。 

 李睿刚听到赵骥说以两成价格收购铝材时十分为难:“副军长,这……两成的价格会不会太低了一点,就算制造成本恐怕也不止两成吧,那些嗜钱如命的官僚资本家又岂会作赔本的买卖”。 

 “你尽管放心去谈就是”,赵骥笑着跟李睿解释起自己的谈判计划,“两成只是我们的心理底价,你在谈的过程中还要继续压价,争取拿到更好的价格条件”。 

 “你说两成价格低于成本,是习惯性地站在了公事为先的角度在思考问题,而那三家的思考逻辑不是这样的,对他们来说,美援的航空铝材是国府提供物资和劳务来偿付的,对他们私人来说则是零成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