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找刘峙帮忙(第2页)

 没错!八路军早在抗战时期就已经在自行开采石油了,期间新钻油井五眼,建立炼油设备两套,到1944年时最高原油年产量已能超过三千吨,提炼的汽油、煤油、凡士林、油墨等物资不仅满足了自身需求外,还对外部分出售,换回了不少其它紧缺品。 

 独立师的根据地范围内也是有油田的,赵骥记得开封、周口、阜阳和亳州在后世都是勘探发现了大油田的,只不过由于这些地方都是产粮区,所以国家并没有大量开采或者干脆直接不予开采。 

 在勘探了当地的情况后,汪鹏为难的跟赵骥表示:“中原和皖北的地底下有是有油,不过开采难度非常大”。 

 原来,陕北的延长油田是浅层油田,只需挖到地下百余米甚至几十米就能出油,而中原、皖北地区的油田则是中层油田,至少也需要深钻到千米左右才能出油。 

 延长油田仅靠人力就能钻出油眼,中原油田则非得专业钻井设备不可。 

 没办法了,只能想办法买了。 

 赵骥叫人从劳改所提来刘夷:“刘将军最近过得可好?” 

 自从在阜阳被俘后,刘夷就呆在大别山煤矿和倭寇俘虏一起接受劳动改造,虽说没有遭到虐待,但习惯了优渥生活的他哪里受得了长期的重体力劳动,听到赵骥有此一问,当即就痛哭流涕的跪在地上哀求道:“罪人知错啦,已经悔改了,从思想到肉体都完完全全地悔改了,请长官务必给我个为人民服务的机会!” 

 “那好,我就给你个机会吧”,赵骥扶起刘夷给他拉过来一条板凳,“我想收购一套采油、炼油设备,可惜苦无门道,不知道你叔叔那边……” 

 “有有有”,刘夷才刚用屁股边沾着点板凳角坐下来,不待赵骥说完就又复站起身来,鸡啄米似的忙着连连点头回答,“我叔叔肯定有门道,肯定有”。 

 “那好,你马上给你叔叔写封信,如果他能办得成这件事的话,我就送你去香港,还会给你一笔足以安家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