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倭军没走?

 豫东形势一片火热,为了专心军事,赵骥赶紧给后方留守的傅秋涛去了封电报,请这位农运专家前来主持局面。 

 傅秋涛在得知情况后也是激动不已,他立即把几个工厂的生产任务移交给杜斌彬负责,同时请铁军长回石子咀机关总部总揽防务,自己则亲自带着一帮干部快马赶到豫东。 

 傅秋涛是延安的湖南老乡,十八岁就开始担任雇农工会委员长,二十岁就参与组织农民起义,二十七岁就一手创建起了湘鄂赣苏区。 

 这位后来的开国上将最亮眼的功绩并不是战功,而是堪称我党t05级别的超强群众组织能力。 

 ps:个人观点,以政工被授元帅或大将的应该算t0级别。 

 在傅秋涛接手豫东群众工作后,整个基层组织的运转速度明显又上了一个台阶,每天都能看见百姓们推车挑担地往返于乡间的道路上,一派繁忙景象,和之前毫无生气的灾后惨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情此景,正如延安诗中所写: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和独立师的快速反应不同,国军的行动要显得迟钝得多得多。 

 一方面是信息的滞后,因为国军丢掉的地盘丢了就是真的完全丢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他们是真的一点儿根基都没有,对沦陷区内发生了什么事要么后知后觉,要么就干脆直接两眼一抹黑。 

 另一方面则是内部的利益算计和党同伐异,行政文官对接手豫东的数百万灾民毫无兴趣,甚至可以说是极力抵触的,对他们来说那是个征不了税还得搭进去钱粮的赔本买卖,至于百姓的死活,哼,关我屁事。 

 不过想借赈灾捞一笔的人也不少,不赈灾怎么找重庆要钱?不要钱我怎么贪墨克扣?不贪墨克扣我又拿什么养姨太太? 

 军方倒是有想趁机收复失地邀功的,但同样也有担心一旦进入豫东就会直面倭寇兵锋的人在,有黄泛区把倭寇跟自己隔开多好,没事儿干嘛要凑上去和鬼子防区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