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趁虚出击南线(第3页)

 “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坐视西线国军战败后撤”。 

 在铁军长看来,国军自开战以来就从没在正面战场上扛住过倭军的进攻,差别只不过是能对倭寇造成多大的伤亡而已,这一次也不会有什么意外。 

 可作为穿越者的赵骥却知道,这次随枣战役的获胜方是国军,他们不仅挡住了倭寇的进攻,迫使对方最终退回到出发集结地,甚至还用两万五千人的代价造成了倭军一万三千人的巨大伤亡。 

 “军长,我是这么看的”,赵骥无法直说自己开了天眼,只能从战力角度来分析,“倭军自武汉会战以后已到极限,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它们的第13和16两个师团才刚被我们歼灭不过半年,现在多是新兵,战斗力和以前根本就是两回事儿” 

 “第3、第10和第106三个老的师团也接连打了多场战役,不仅伤亡不小,还几乎没有怎么休整过,就算它们临时补齐战斗建制也一定会出现战力下降的情况,可以说是师老兵疲”。 

 “反观国军汤恩伯、张自忠两部皆为精锐,又是在随枣如此狭小的地区内集结了二十多万人抱团作战,倭寇想打败这么一个重兵集团绝非易事”。 

 看着铁军长依旧沉默不语,赵骥只好继续劝说道:“我们可以以两个纵队的兵力,再拉上第144师一起出击东南,同时以一个纵队的兵力和各县独立团、民兵对平汉铁路发起破袭”。 

 “破袭战不以强攻收复城市为目的,主要作战目的应该放在切断运输上,这样同样能达到牵制倭军的作用,同样能配合正面作战的国军部队”。 

 铁军长思来想去觉得这的确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那好,就这么定下来,我指挥三纵破袭平汉线,你指挥一纵、二纵出击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