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补齐伤亡建制(第3页)

 各团的缺编数字当天就报了上来,独立师在霍山奇袭战中以一千三百多人的伤亡代价歼灭了倭军两千人。 

 刘海元那边拦下来的溃兵则多的是川军、桂军和西北军的部队,他们是不可能参加过当年苏区的清乡惨剧的,从中挑出一千三百多名能打的合格兵员并不是难事。 

 赵骥要求各团先进行内部调整,尽量把原先的老兵平均分配到各个班,然后再把新招的国军溃兵编组进去,免得因为有些部队伤亡大、有些部队伤亡小而造成部分建制内溃兵过多。 

 赵骥随即又找来文景:“文营长,新缴获的那些德国炮你会使吗?” 

 文景为难道:“使倒是会使,可就是这回一次就缴获了两型四十八门炮,我们炮营之前一共才六门炮,人手怕是不够分啊”。 

 ig18型步炮是德制曲射炮,两款fh18型野炮同样是德制曲射炮,而且还都是莱茵金属一家工厂生产的,炮镜观瞄和炮弹装填的办法也是大同小异,对文景和炮营战士来说打响不难,但是打不打得准就需要提前试操作熟悉一下了。 

 “如果我们把炮营原本的炮兵分到各炮组中,我再叫刘海元从溃兵里头招收干过炮兵的补足建制的话,你能马上把新缴获的火炮拉出来打吗?” 

 作为一名穿越者,赵骥是本着我军后来“宁可人等装备,不可装备等人”的经验来建设炮营的,所以六个ig18炮组的所有人都是学习过如何观瞄操炮的成套完整技术的,不止主射手和副射手会,就连装填手都能熟练操作火炮。 

 之所以这么做,防的就是负责瞄准的主射手一人阵亡或负伤退出战斗后会使整个炮组都失去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