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小鬼子的悲惨死状(第2页)

 作为对比,各国军队装备的手雷普遍装药量只有二十克左右,50式地雷单发的爆炸威力就相当于差不多十枚手榴弹。 

 ps:这种设计非常符合毛子的暴力美学。 

 不过落后也有落后的好处,比如现在就能拿来当反载具地雷炸卡车。 

 “开火!”最先打响的是师属机炮连的四门苏罗通st5型速射炮。 

 在最大射速高达二百二十发每分钟的20毫米口径炮弹打击下,从山顶倾斜而下的弹雨几乎在开战的一瞬间就把十来辆卡车连车带人给打爆了。 

 同时,山顶的文景也迫不及待地下令掀开炮身上的伪装:“按照装定标尺,全营三轮齐射,放!” 

 六门ig18型火炮怒吼着把75毫米口径炮弹狠狠砸进倭寇车队的中段,同时袭来的还有82毫米口径、60毫米口径的团属迫击炮弹,营属重机枪和连属轻机枪也一并开火打响! 

 这样的火力打击下,倭寇顿时死伤一片,尸体很快就铺满了道路。 

 残存的鬼子们或依托卡车残体朝山上还击,或嚎叫着往山腰发起板载冲锋,但独立师战士们依托预筑阵地居高临下,在对射中占尽优势,离得近了的就直接丢手榴弹。 

 仰攻下,小鬼子们付出了大量伤亡却连独立师的阵地都难以靠近。 

 试想一下,你被堵车在高速公路上动弹不得,头顶不断往下掉炮弹,两侧还有人不停朝你打枪,这该是一种多么绝望的处境! 

 “特太!”心知再打下去就要全军覆没的倭寇大队长嘶吼着下达了撤退的命令,还没死尽的剩余倭兵们冒着弹雨往原路突围而去。 

 前头的路上埋的有地雷,身后的路则在来时已经实践过是没雷的,只要拼死突破阻击,好歹总是能活下来几个的。 

 可惜,没有地雷不代表没有别的杀器。 

 赵骥之所以选择龙门冲作为伏击圈的东端口子,除了地形和距离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紧挨着龙门冲山口的西南侧有一处小平坝,而平坝上有个百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子——村里的马棚里藏着三辆1号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