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意见不合(第2页)

 赵骥合拢信纸,背转身不看廖春华的眼睛:“廖书记的意见是什么?” 

 这种会议按理说该先由军事指挥一把手的赵骥发言的,可此刻他不说自己的看法,反倒先问党务一把手廖春华的意见,搞得对方一时语塞,迟疑了片刻才答道:“我们虽然刚刚取得了一场胜利,但站在整个南方游击队的高度上来看,斗争形势仍然非常残酷,所以我的意见是要乘胜打出去,帮助其他地区的同志们减轻压力”。 

 南方游击队此时的斗争形势极度恶劣,已经恶劣到了连胖帅这样的最高层领导都需要亲自提着枪到一线战斗、甚至还身负重伤的地步,从大局出发,三支队多承担一些压力是天经地义的。 

 眼前的形势看起来危如累卵,似乎南方游击队散落各地的星星之火即将熄灭,所以难怪廖春华如此着急。 

 可作为一名穿越者,赵骥知道后来的情势发展,敌人的这次围剿最终并未得逞,只是……只是这话没法直接说出来。 

 沉思半晌后,赵骥同意了廖春华关于大形势的分析,但在具体实施手段上却有不同的意见。 

 “廖书记,我同意你多替兄弟部队分担压力的看法,但我觉得现在还不是主动打出外线去的时候”。 

 “哦?那你说说你的意见”。 

 “我的意见是继续以内线作战为主,把敌人引进来打,等把他们拖瘦了拖累了,我们再择机打到外线去”。 

 刚打下两座膏腴之县,缴获的现洋、物资和未来一段时期内能收到的税金足以支撑很长一段时间,赵骥认为眼下没必要放弃内线作战的优势往外出击。 

 廖春华听完皱着眉头问:“可如果不主动打出去的话,又怎么替兄弟部队分担压力呢,难道就这么坐等着敌人上门?” 

 “敌人肯定很快就会上门的”,赵骥细细解释道,“南京绝不可能容忍我们长期占据两座县城,尤其还是挨着他老家的两座县城”。 

 “我估计这次敌人不仅会来,而且还会反扑得非常猛烈,搞不好我们下一战就需要面对国军的嫡系中央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