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反清剿

 新15师进驻县城后,营房外就自动聚集起了一堆小商小贩,有卖香烟的,有卖面条的,有擦皮鞋的…… 

 “老板,每人一碗阳春面”,一名43团的军官带着几名士兵走到面摊坐下改善伙食。 

 香烟小贩立即就走上前招揽生意:“老总,来包烟,我这老刀牌、仙女牌、哈德门、三炮台都有”。 

 “大前门有没有,来一包”。 

 “有有有”,香烟小贩点头哈腰着把烟递过去,“老总今天要下乡啊?要是去我老家的话,可还望高抬贵手”。 

 “你哪个村的啊?”军官接过烟随口问道,“这烟多少钱?” 

 “不要钱,不要钱”,香烟小贩连连摆手,“我是枫林村的,只求老总下次去我村里时照看一下,我家门口有棵桂花树,全村就那一棵,好认得很,家里现在没男人,可别吓到了婆娘和娃儿”。 

 “你倒是懂事”,军官满意地把烟揣进兜里,“今天去的是梁辉村,到你老家还得有些日子,到时候我关照一下你家里就是了”。 

 “多谢老总,多谢老总”,香烟小贩连连欠腰表示感激。 

 太好了!总算打探到详细情报了!他们今天的目标是梁辉村! 

 国军的军事行动向来保密极差,不仅现在如此,以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同样如此,几乎从来都做不到隐秘行动。 

 就拿43团这次下乡清剿来说,其实就算地下交通站的同志没能第一时间查到敌人的具体动向也不要紧,因为敌人每次出动都会有一大群商贩通过各种途径打听到准确的目的地,然后就会准备好士兵们喜欢的消费品提前恭候。 

 情报以最快的速度被送进了四明山游击队指挥部。 

 43团步兵六连大摇大摆地列着队开往梁辉村,因为是在防区内行军,所以他们并未展开战斗队形,士兵们也没有把子弹上膛,只安排了一个尖刀班在前方数百米保持警戒姿态探路。 

 很快,六连尖刀班就来到了一处被当地人称为举人桥的地方。 

 举人桥是从余姚县城前往梁辉村最近一条路上的必经地,是预设阻击阵地的好地方,但尖刀班乃至整个六连都没有引起足够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