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略记缓安甫

第223章 东汉南阳郡吏徐武(第2页)

徐武深知这个任务的重要性,因此他在接手工程后,首先做的就是会同专业的堪舆师对墓地进行选址。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墓地的风水,认为一个好的墓地能够庇佑子孙后代。徐武遵循着“背山面水,藏风聚气”的堪舆原则,仔细地考察了周围的地形和环境,最终确定了一个理想的位置。

接下来,徐武开始着手材料的筹备工作。建造一座墓室需要大量的石材和木材,而这些材料都需要从不同的地方采集和运输过来。徐武需要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材料的供应充足且质量上乘。

对于石材,他选择了附近的矿山进行开采。这些矿山产出的石材质地坚硬,适合用于建造墓室。同时,他还安排了专门的工匠对石材进行切割和打磨,以保证其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而对于木材,徐武则从森林中砍伐了一些优质的木材。这些木材经过干燥处理后,被运到工地进行加工。为了确保木材的质量,徐武亲自检查了每一根木材,剔除了那些有瑕疵的部分。

在材料运输方面,徐武充分利用了南阳地区发达的水运网络。他组织了一支船队,将石材和木材通过河流运到工地。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还能保证材料的安全运输。

工程管理方面,徐武展现出卓越的组织才能。他将工匠分为石匠、木匠、画工等不同工种,建立严格的分工协作体系,并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表。为保证工程质量,他每日亲临现场监督,对石材的雕刻精度、木结构的榫卯衔接、画像石的图案设计等进行严格把关。南阳汉画像石以其雄浑大气的艺术风格闻名,徐武在督造过程中,不仅要求工匠严格遵循主家的题材要求,还亲自参与画像内容的审核,确保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农耕狩猎等图案既能展现主家的文化品位,又符合儒家礼教规范。

面对工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徐武展现出灵活的应变能力。某次暴雨导致墓室地基坍塌,他迅速组织工匠重新加固地基,并调整施工方案,避免工期延误。在与主家沟通时,他既能坚持工程规范,又能妥善处理对方的特殊要求,如在墓室增设祭祀空间等,展现出高超的协调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