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官员徐祚之(第3页)
驾崩去世
在刘裕那强大的掌控之下,可怜的司马德宗无奈地再度沦为任人摆布的傀儡。自此以后,刘裕一路高升,先后担任相国、宋公以及宋王等要职,同时还兼任都督中外诸军事这一关键职务,从而将东晋王朝的军政大权牢牢握在了自己手中。
时间来到义熙十四年十二月(公元 419 年 1 月),此时刘裕的权势已然达到巅峰,他的声威更是如日中天,若想改朝换代简直就是轻而易举之事。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一句“昌明之后有二帝”(出自《晋书》)的谶语却在刘裕心中不断回响。经过深思熟虑后,刘裕认定按照这句谶语所言,在司马德宗之后应当还会再有一位东晋皇帝。于是乎,他狠下心来,派遣手下亲信秘密将司马德宗杀害。
义熙十四年十二月戊寅日(公元 419 年 1 月 28 日),这位曾经贵为晋安帝的司马德宗最终命丧黄泉,结束了他年仅三十七岁的短暂人生。而在他离世之后,其弟弟司马德文继承大统,成为新的东晋皇帝,并改年号为元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元熙元年(公元 419 年)正月庚申日,一场庄严肃穆的葬礼在休平陵举行,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将晋安帝安葬于此,让他得以安息。至此,东晋王朝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白痴皇帝
《晋书·安帝纪》称“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凡所动止,皆非己出”。
《资治通鉴》称“安帝幼而不慧,口不能言,至于寒暑饥饱亦不能辨,饮食寝兴皆非己出”。
司马德文(386 年 —421 年),字德文,即晋恭帝,为东晋最后一位皇帝。他是晋孝武帝司马曜次子,晋安帝司马德宗之弟,其母为淑媛陈归女。
权臣当政
义熙元年(405年)三月二十四日,刘裕举兵攻桓玄,桓玄军队大败。桓玄挟晋安帝和司马德文逃往江陵。六月十九日,桓玄被杀,晋安帝为皇帝,复封司马德文为琅邪王,又加封为徐州刺史、大司马、司徒。但好景不长,六月二十六日桓玄的将军桓振又攻陷江陵,晋安帝司马德宗被俘。
义熙二年(406年)三月二日,晋安帝司马德宗才再脱叛军之手。桓玄的叛变终于摧毁了东晋的皇权,刘裕成为东晋举足轻重的人物,为南朝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义熙八年(412年)开始,刘裕在朝中独掌大权,排挤和迫害与他不和的大臣,矫晋安帝诏以令外地刺史。刘裕当政之后,司马德文知道刘裕有篡位与杀害晋安帝的企图,而且晋安帝本人不辨饥寒,司马德文便随侍于晋安帝左右;后来司马德文生病,才搬到宫外居住。
义熙十五年(419年)一月二十八日,刘裕派王韶之杀害晋安帝。刘裕本人有意自称皇帝,但由于图谶所言“昌明(晋孝武帝)之后有二帝”,于是刘裕为符合图谶所言,便于立司马德文为皇帝,次年改年号为元熙。
禅位去世
元熙二年六月壬戌(420年7月5日),刘裕见时机成熟,命令党徒傅亮草拟好禅位诏书,入宫逼迫司马德文誊抄。司马德文欣然接受,执笔抄写诏书。两天后,司马德文退居到琅邪王府,百官向晋帝告别,东晋至此灭亡。
刘裕登位后,降司马德文为零陵王,把他迁到秣陵,正朔、车驾、衣服等都依晋朝规格,由冠军将军刘遵考带兵看管。
司马德文皇后的兄长褚秀之、褚淡之,原封为晋朝的太常卿和侍中。这时见皇帝、皇后落难,他们就背主求荣,协助刘裕监视帝后。褚皇后生下一个儿子,褚秀之兄弟遵照刘裕命令,将男婴害死。刘裕也想暗害司马德文,司马德文因而日夜惊恐,整天和褚皇后共处一室,一切饮食也都由褚皇后亲自动手,使刘裕一时无法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