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略记缓安甫

汉督邮徐毅(第2页)

 广陵郡太守陈登时常感到胸口烦闷,面色发红,不思饮食。华佗诊脉后道:“您经常吃生腥食物,食物中的寄生虫聚集在您的胃里结成了肿毒,是多吃。”随即煎好二升汤药,让陈登先服一升,过一会儿再喝下剩下的一升。大约过了一顿饭的工夫,陈登吐出了三升多的虫子,红头,躯体还会动,上面还附着半截切细的生鱼肉。吐出来后,陈登顿时感到轻松了,但华佗又说道:“这病三年后还会复发,只有遇上好的医生才能治好您。”三年后,陈登果然再次发病,可惜华佗不在,陈登不治而亡。

 话说那军中办事员李成,整日咳嗽不止,这咳嗽声犹如阵阵惊雷,扰得他昼夜都难以入眠。不仅如此,每隔一段时间,他还会咳出令人作呕的脓血来。这般状况,可真是让李成为之痛苦不堪。

 无奈之下,李成只得四处求医问药。听闻华佗医术高明、妙手回春,他便如抓到救命稻草一般,急匆匆地前去求救。华佗见到李成后,一番望闻问切,面色凝重地说道:“您所患之病症乃是肠痈,这咳吐出的脓血并非源自肺部啊!不过莫要惊慌,我可为您开具两份药剂。待您服下之后,定会吐出多达二升的脓血。此后只需精心调养,约莫一个月之后,便可尝试着慢慢活动身体。只要好生将息爱护自己的身子骨,不出一年,定能恢复往日的健康体魄。然而需谨记,十八年之后倘若稍有轻微复发,务必继续服用此药剂,方能迅速痊愈。但若届时不肯服药,恐怕仍会有性命之忧呐!”

 听了华佗这番话,李成心中总算稍稍安定下来。他谨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了药剂。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他就开始大口大口地吐出脓血。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李成的病情逐渐好转起来。大约一个月后,他已经能够下地行走了。

 时光荏苒,转眼过去了五六年。就在这时,李成的一位亲戚也不幸患上了和他当年一模一样的病症。眼见亲戚饱受病痛折磨,李成心生怜悯之情,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当初剩下的那份药剂送给了亲戚。那位亲戚服用后果然也是药到病除,很快就康复如初。为了表达对华佗的感激之情,这位亲戚特意长途跋涉前往华佗的家乡去求取更多的良药。

 怎奈天不遂人愿,当亲戚历经千辛万苦抵达华佗故乡时,却得知华佗早已身陷囹圄,被关进了大牢之中。由于无人能再开出与之前相同的药剂,这位亲戚最终只能无功而返。

 日子依旧平淡如水般流逝着,转眼间十八年过去了。曾经以为已经彻底摆脱病魔纠缠的李成,突然发觉自己的旧疾再度复发。望着空荡荡的药罐,想起华佗当年的告诫,李成心急如焚。可惜此刻已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由于没有对症的药物可供治疗,李成的病情日益加重。终于,在无尽的痛苦与绝望中,李成含恨离开了人世……(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

 东阳县(今安徽天长市西北)陈叔山的小儿子两岁时经常腹泻哭啼,日渐瘦弱,他问华佗是什么原因。华佗说:“孩子在母亲体内时,母亲阳气收敛,乳内虚冷。孩子袭了母体的寒气,所以不能及时痊愈。”华佗开了自制的四物女宛丸,连续服药十天后,孩子的病就好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话说这日,曹操得知其亲属身患重疾,病情危急,心急如焚之下赶忙传唤神医华佗前来诊治。华佗接令后不敢怠慢,迅速赶往曹府。然而,待华佗仔细诊断之后,却发现此病症颇为棘手,并非短时间内能够药到病除,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精心调理与持续治疗方可有望痊愈。

 时光荏苒,华佗离家已有些时日,心中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浓烈起来。终于有一日,他再也按捺不住思乡之情,遂寻得一个借口,声称自己的妻子病重,亟待照料,匆忙向曹操告假返回家乡去了。

 自华佗离开之后,曹操的亲属病情依旧不见明显好转,曹操心中焦急万分,屡屡派遣使者前往华佗家乡催促其速速归来。怎奈华佗却总是以各种理由拖延,迟迟不愿回到曹营继续为病人医治。即便后来曹操直接下达命令,让当地郡县派出专人将华佗强行遣送回府,华佗竟然也毫不理会,依旧我行我素地滞留在家中。

 曹操闻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心想这华佗莫非是有意戏弄于他?于是当即又派手下亲信前去华佗家中一探究竟,查明真相。临行前,曹操严令道:“若那华佗所言属实,其妻子果真病重不起,你们便赐予他四十斛小豆,好让他安心照顾家人,同时再宽限些日子让他处理家事;但若华佗胆敢谎报实情,定要将他即刻捉拿回来!”

 不多时,派出去的人便快马加鞭赶回曹府复命。原来经过一番探查,他们发现华佗的妻子身体康健,根本没有生病之象。显然,华佗之前所说纯属谎言。曹操听闻此言,气得脸色铁青,咬牙切齿道:“好个华佗,竟敢欺瞒本丞相!来人啊,速将这狂妄之徒抓捕归案!”

 就这样,华佗很快被五花大绑,塞进囚车之中,一路押解至许都。面对曹操的质问,华佗虽心知肚明自己罪责难逃,但仍试图辩解几句。然而此刻的曹操早已怒火冲天,哪里还听得进去华佗的只言片语。最终,曹操不顾众人求情,毅然决然地下令将华佗处死。一代神医就此陨落,令人扼腕叹息。

 华佗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时,那饱经沧桑的脸上满是绝望与无奈。他颤巍巍地从怀中掏出一卷珍贵无比的医书,宛如捧着自己一生的心血结晶一般。他用充满希冀的目光看向看管监狱的小吏,声音沙哑而颤抖地说道:“此乃老夫毕生所学之精华,若能传世,必可造福苍生,请您收下吧!”然而,那小吏却满脸惊恐之色,连连后退,摇头摆手拒绝道:“华神医啊,不是小人不愿帮忙,实在是不敢违抗上头的命令啊,万一被发现,小人可是要掉脑袋的呀!”

 华佗听闻此言,心中最后一丝希望瞬间破灭,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崩塌。他仰头长叹一声,眼中泪光闪烁,喃喃自语道:“罢了罢了,既然无人愿意传承此书,留它何用?”说罢,他毅然决然地拿起身旁的火把,点燃了那卷承载着无数治病救人良方的医书。刹那间,熊熊烈火吞噬了整部医书,化作片片灰烬随风飘散。

 华佗去世之后,太祖曹操的头风病便如恶魔般时常发作起来,且一次比一次更为猛烈和痛苦不堪。每当头痛欲裂之际,曹操总会想起华佗曾经妙手回春的医术,不禁懊恼万分地叹息道:“唉,唯有华佗才能治好吾之顽疾啊。想来此人定是居心叵测,故意留着我的病根,妄图以此要挟于我。即便当初我未杀他,恐怕他也绝不会真心替我根除这病根的。”

 时光荏苒,不久后曹操最疼爱的爱子曹冲突然身患重病,病情急剧恶化,危在旦夕。尽管曹操遍寻名医,用尽各种名贵药材和珍稀疗法,却始终无法挽回曹冲幼小的生命。看着心爱之子在病痛折磨下渐渐失去生机,曹操心如刀绞、悲痛欲绝。此刻,他终于意识到当初错杀华佗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悔恨交加地自责道:“都是朕一时糊涂啊,竟亲手断送了华佗的性命,如今害得冲儿也无辜丧命……”然而,再多的懊悔也已无济于事,一代神医华佗已逝,其子曹冲亦长眠地下,留下的唯有无尽的遗憾与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