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略记缓安甫

曹魏大臣徐翕(第2页)

 曹操统治存在问题

 曹操在兖州时,其一些政策和行为可能引起了部分将领的不满。例如曹操在攻打徐州时,曾大肆屠城,导致其在青徐地区名声很差,不得人心,毛晖和徐翕可能对曹操的这种残暴行为感到失望或恐惧,从而产生了背叛的想法。

 个人野心和利益驱使

 毛晖和徐翕作为曹操的部将,可能有着自己的野心和利益诉求。他们或许认为在曹操麾下无法获得足够的晋升机会和利益回报,而投靠其他势力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于是选择了背叛曹操,以谋求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财富。臧霸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以下是他的生平事迹:

 早年经历

 臧霸,字宣高,乃泰山郡华县人士。想当年,年仅十八岁的臧霸,便已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义气。那时,其父亲臧戒身为一名正直的官员,坚守律法,不肯听从太守私自杀害狱中罪犯的命令,结果遭致太守忌恨,被无端关押入狱。臧霸得知此事后,义愤填膺,立即召集了数位志同道合之人,一同策划营救父亲之事。经过精心谋划,他们成功地闯入监狱,将父亲救出。然而,这一举动却也让他们成为官府通缉的要犯,无奈之下,臧霸只得带着父亲一路逃亡,最终来到了东海郡。

 时光荏苒,转眼间来到了中平五年。此时的天下局势动荡不安,黄巾之乱愈演愈烈。臧霸看准时机,毅然决然地投身于陶谦麾下,因其勇猛善战且颇具领导才能,很快就被封为骑都尉。此后,臧霸肩负起招募兵马、抵御黄巾军的重任。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孙观、尹礼等一众豪杰,并与之共同带领军队驻扎在开阳城。众人齐心协力,多次击退黄巾军的进攻,使得开阳一带得以暂时安宁。

 在建安二年,臧霸再次率领所部兵马出征,此次他们的目标乃是萧建占据的莒城。面对敌军坚固的城池和严密的防守,臧霸毫不畏惧,指挥若定。他先是派出探子详细侦查城中情况,而后根据所得情报制定出精妙的作战计划。经过一番激烈的攻城战,臧霸终于成功攻破莒城,大败萧建,不仅缴获了大量的粮草辎重,还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然而,世事无常。建安三年,曹操亲率大军征讨吕布。臧霸深知吕布之勇,决定领军前去援助。但奈何曹操兵强马壮,谋略过人,最终吕布战败被擒。见大势已去,臧霸只好藏匿起来,以躲避曹军的追捕。不过,曹操素闻臧霸之名,对其颇为赏识,于是下令四处搜寻他的下落。功夫不负有心人,臧霸终究还是被曹操找到。曹操亲自召见臧霸,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成功将其招降。大喜过望的曹操随即任命臧霸为琅邪国相,并慷慨地将青州、徐州的部分地区划分出来交予他驻守治理,以示信任。自此,臧霸正式归附曹操,开始了一段新的征程。

 建安九年,风云变幻之际,曹操亲率大军南下,与袁谭在南皮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最终,曹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大破袁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而就在此时,臧霸这位智勇双全的将领看准时机,向曹操提出了一个请求:派遣他的子弟以及诸位将领的父兄家眷前往邺城居住。这个看似寻常的举动背后,实则蕴含着臧霸对曹操的忠心和信任。

 此后不久,东部州郡突然发生骚乱,局势动荡不安。臧霸毫不犹豫地率领麾下军队迅速出击,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果断的决策力,成功地平定了这场暴乱。因其赫赫战功,臧霸被曹操封为列侯,并加封都亭侯之位,同时还晋升为威虏将军,一时之间荣耀满身。

 时光荏苒,转眼来到建安十二年。这一年,臧霸再次展现出非凡的英勇。他与夏侯渊一同出征,讨伐黄巾军余党徐和等人。战场上,臧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所到之处敌军无不望风披靡。经过一番激烈厮杀,他们终于大获全胜。凭借此役之功,臧霸得以升任徐州刺史,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曹魏政权中的地位。

 建安二十二年,臧霸继续追随曹操的步伐,踏上征讨孙权的征程。在与东吴军队的交锋中,臧霸指挥若定,战术运用精妙绝伦,一举击败了强大的吴军。随后,他又随同曹操转战至濡须口,再度与孙权展开激烈对决。此次战役过后,臧霸因其杰出表现,被曹操任命为扬威将军,并赐予象征无上权力的符节。至此,臧霸已成为曹操麾下最为得力的战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