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略记缓安甫

祝兹侯徐厉(第3页)

 按照历史文献相关记载徐厉侯爵历经汉高后时期五年,汉文帝时期六年,累计在位十一年,汉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年),徐厉去世,谥“夷”。但在相关文献往后的时间线中,仍旧记载有徐厉的活跃事迹,如后元六年(前159年)驻军棘门抗击匈奴。故有考辨认为功臣表记述的徐厉卒年有误,徐厉实际应去世于汉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

 《水经注》载:“胶水经祝兹县,故城是也”。

 西汉高后(吕雉)八年(前180)五月置,封吕侯昆弟吕荣为祝兹侯,都址在今胶南市胶河镇柏乡村西南。同年十月,吕后病逝,吕荣被诛,国除。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封胶东康王刘寄之子刘延年为祝兹侯,都址不变。元封六年(前105)国除。其遗址仍在,曾有汉陶鼎、陶盆等多种文物出土。

 汉祝兹故城。祝兹为西汉侯国城邑,属琅琊[ya]郡。位于六汪镇柏乡三村,东南距胶南市区28公里。据史书记载,西汉时封过两个祝兹侯。吕莹为前祝兹侯。吕莹受封时间很短,因吕后病故、恢复刘氏统治被杀。后祝兹侯是刘延年,文献记载作刘延。《史记。文献记载:“祝兹侯,延,国除”。《水经注》载:“胶水经祝兹县,故城是也”。《山东通志。疆域志。古迹》载:“祝兹故城在州(胶州)西南柏乡集”。民国《增修教志。历代城池建置图》标注的位置亦在柏乡(村)。

 据现场考察,该地片名“西南盖子”,是高出周围的小土埠,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00米,面积约6万平方米。当地村民多在此取土,土质肥沃,有许多残砖碎瓦。此处曾出土不少文物,多为陶器,有完整的陶鼎、陶罐、陶◆、陶盆等,经鉴定均系汉代遗物,此外还有部分石器,如石凿、石杵等。1983年当地农民在遗址西北边缘(推断为古墓葬)又发现较大汉陶鼎、陶◆各一件。《水经注》卷二十六沭[shu]水、巨洋水、淄水、汶水、潍水、胶水:胶水出黔陬[zou]县胶山北,过其县西,《齐记》曰:胶水出五弩山,盖胶山之殊名也。北径祝兹县故城东。

 徐悼:徐厉去世后,其长子徐悼继位为松兹侯。徐悼在位30年去世,谥号“康侯”。

 徐偃:徐悼之子徐偃继承侯位。公元前135年(此时汉武帝刘彻登基,其亲政之后面临着其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诸侯国并立,地方力量增强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此问题来源于汉高祖刘邦所施行的郡国并行制与白马之盟),徐偃因为有罪而被废黜,至此松兹侯国被废除。

 松兹侯国从公元前184年建立到公元前135年被废除,历经了徐厉、徐悼、徐偃三代。徐厉的后代在一定时期内继承了侯爵,但随着徐偃获罪,这一爵位传承也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