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四首诗词,苏学政大惊:这到底是谁家的好大儿?(第2页)

 就在众人以为宁浩会停笔的时候,却看到宁浩再次执笔沾墨……

 嗡!

 三个儒家学士脑瓜子嗡的一下,好似要炸开了一样。

 直接麻了!

 还要来?

 不是啊!

 你是文道的亲儿子吗?小小年纪,就能出手成词?还直接得到天地文道的回应。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宁浩这次选择的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通篇不是写丰收。

 而是写人。

 本来这首诗是陶渊明远离污浊官场,归田耕作的劳动生活。

 淳朴平实。

 但在这里,宁浩写的是李别鹤。

 李别鹤同样是远离了侠士盟,带着家人生活在这李家庄。

 从四品强者变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耕生活,虽然艰辛,但却充满乐趣,坚持行善,打理灵田灵稻。

 这不就是跟陶渊明的思想境界高度契合了吗?

 此诗落笔。

 天地才气再动,汇聚成的才气如同雨露甘霖一样,浇灌在三千亩灵田之上。

 轻抚枯萎的灵稻。

 这些灵稻在得到天地才气的滋养之下,逐渐颗粒饱满起来,隐隐泛着荧光。

 蕴灵碑更是绽放奇光。

 三个儒家学士嘴巴张大,足够塞下一个鸡蛋,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

 尤其是李别鹤,更是虎目含泪,身躯抑制不住地颤抖。

 他看的出来。

 宁浩这次写的不是灵田灵稻,也不是写丰收或者祈愿。

 而是写的是他。

 当初他离开侠士盟,在李家庄落脚之后,真的是过着宁浩诗中描述的那样的生活。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好!

 太好了!

 就在所有人以为宁浩会再结束的时候,就看到宁浩还在沾墨。

 哗!

 众人忍不住哗然。

 学政苏牧更是脑壳发懵,感觉被人拿锤子砸了一下,双腿忍不住发软。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宁浩结束。

 因为宁浩不落笔,根本就不知道这两首诗得到文道何种评级。

 心痒的不行。

 可宁浩不仅不落笔,竟然还要写第三首。

 我的天!

 他要干什么?

 江小燕此刻也受到了深深地震撼,满脸地不可思议之色。

 韩子立也是目瞪口呆,感觉宁浩有山那么高……而他是山脚下的一棵小树苗。

 宁浩再次提笔书写,准备用下面这首家喻户晓,甚至孩童都能朗朗上口的两首诗作为收尾: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停顿。

 执笔沾墨。

 换一列,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