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8章 堆土成山,跑马上城!(第2页)




    “什么?抚州的金狗大部分南下了?再探再察,不要中了金狗的诡计!”



    铁木真听到消息,几乎不敢相信,语气中透着浓重的谨慎之意。



    抚州既是抚、昌、桓三州中最富庶、最坚固的所在,又是完颜承裕指挥部的所在,这么简单就放弃了?



    那昌州和桓州他放弃不放弃?



    如果全部放弃了三州,蒙古军岂不是可以放心大胆地进攻野狐岭防线?



    而不放弃这三州,蒙古军全力攻打三州时,会担心野狐岭的金军。攻打野狐岭,又会担心这三州的金军,实在是不好攻打。



    这金国统帅不可能是傻瓜吧?



    我也没给他钱啊,怎么他的处置,这么像是我们蒙古人的内应?



    其中到底有什么阴谋?



    赵朔听到这个消息,却有些哭笑不得。



    他没想到,蒙古提前两年攻打金国,完颜承裕依然作出了和历史上一样愚蠢的抉择。



    在历史记载中,他就是直接把抚、、昌、桓三州给放弃了。结果,蒙古人不但没有了后顾之忧,还获得了这三州牧监内的无数战马,实力大增。



    赵朔道:“抚州大部分金狗南下的消息,应该不会有假。说到底,难道他们不南下,咱们就不攻打抚州了吗?我估计,抚、昌、桓这三州,他们都放弃了。”



    “那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忽难也谨慎地表示怀疑。



    赵朔轻笑一声,道:“这就是金国和咱们蒙古不同的地方了。咱们蒙古务实,只要能打胜仗,无论做什么成吉思汗都不会怪罪。



    而金国的领兵大将呢?就算打了再大的胜仗,只要让金国皇帝感受到半点危险,那就是有罪无功。



    甚至会让皇帝觉得领兵之人的忠诚大有问题,必欲除之而后快。



    完颜承裕太担心野狐岭防线了,才做出了如此愚蠢的决定。”



    忽难听了赵朔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但眉宇间依旧带着几分疑虑:“可如果打了败仗,那完颜承裕不照样没有好下场?”



    赵朔道:“他其实是出于两难之地。一方面要应对咱们的威胁,另一方面还要时刻揣摩皇帝的心意。有时候,为了两面都顾得上,他不得不做出一些看似愚蠢的决定。到了最后,任何一方面都顾不上了。”



    “阿朔说的很有道理。”



    赵朔虽然只是说金人放弃抚州的理由,但最大的理由,不就是铁木真英明神武,完颜永济是个只会扯后腿的废物?



    这既与铁木真的经验吻合,又让他心怀大畅,道:“那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快!咱们的动作,必须要快!”赵朔道:“抚、昌、恒三州也就算了,反正金狗已经已经实际上放弃。但是,这三州都有金国的牧监,有大量的马匹和其他牲畜。



    现在,咱们并不知道金狗有没有处置那些牲畜。



    但如此数量众多的战马,即便只有半分希望,也要努力争取。”



    铁木真对马匹自然非常感兴趣,追问道:“这三州的牧监,到底有多少马?”



    “具体马匹的数量,是金狗的军事机密,连汪古部都不清楚,我就更不明白了。但是,我估计,至少有二十万匹马。”



    二十万匹战马,其实是赵朔最为保守的估计。



    他确实不知这三州牧监的战马具体数量,但能够大体估算出来。



    四十八年前,金海陵王南征大宋时,出动了五十六万匹战马。后来,海陵王南征失败,金国的牧监内只剩下了一千匹左右的战马,还有九十匹骆驼。



    不过,仅仅过了二十六年,也就是二十二年前,金国牧监内就达到了四十七万匹,牛十三万头,羊四十七万只。



    又是二十二年过去,金国牧监内会有多少马?



    据说,在野狐岭大战前,金国人的骑兵占四成,而且是一人三马。



    而野狐岭大战后呢?金国就完全是以步兵为主了,全国骑兵的数量才两万多人。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抚、昌、恒三州牧监内的战马,被蒙古人夺取。



    至于具体的数量,就只能攻取三州后再详细统计了。



    “好,阿朔说至少有二十万匹,就是至少有二十万匹!”



    赵朔的一贯正确,一贯胜利,在铁木真心中积攒了良好的信誉。



    至少二十万匹马啊!



    足够现在的蒙古军,一人增加三匹马!



    而且,与此同时,能让金国少上二十万匹马,蒙古军以后的征战不知能减少多大的损失。



    此时此刻,铁木真的眼中简直能放出光来,道:“阿朔说得对,二十万匹马,即便有半分希望,咱们也得努力争取。



    这样,抚州距离乌月营最近,又最为坚固,我亲率三万军攻取。木华黎、哲别、速不台!你们率两万两千军,攻打两百里外昌州。”



    “是。”三人齐声答应。



    “阿朔,你麾下的战马最多,五百里外的桓州,就交给你了。咱们三管齐下,务必把金狗在这三州的战马全留下来!”



    “是!”



    桓州的“桓”字,取自“乌桓”,这里原本是乌桓人的养马之地,拥有金国国内最好的牧场。



    桓州牧监,有“全国牧监之冠”之称。



    恐怕抚州、昌州所有战马加起来,都未必有桓州多。



    一旦赵朔攻破桓州,将获得大量的马匹。



    与此同时,金国燕京,政事堂。



    “独吉思忠误我!完颜承裕误我啊!”



    大金首相完颜匡看到了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文书后,好悬没有一口老血狂喷而出。



    如果历史正常发展的话,到了今年年底,完颜匡这个为金国操劳了一辈子的顶尖人才,就去世了。两年后,蒙古人入侵大金,跟他没有任何关系,想操心也没法操心。



    但是,赵朔改变了历史,蒙古人提前两年攻金,这事就跟完颜匡就息息相关了。



    他急匆匆地出了政事唐,来见金国皇帝完颜永济。



    “陛下,军情紧急,看来老臣不得不,亲自走一趟桓州了。”



    “为什么?什么事情,不能其他人代劳,非要老相国亲自出马?”



    完颜永济再蠢,也知道完颜匡代表着什么,那是大金的定海神针!他要是出外,完颜永济简直夜里睡觉都不会安稳。



    咳咳咳——



    完颜匡接连咳嗽了几声,才稳住了气息,满面无奈道:“实在是,老臣不去不行。完颜承裕和独吉思忠,放弃了抚、昌、桓三州,老臣虽然不赞同,但为了保燕京安全,也算不得太大的错误。



    不过,这三州牧监内的牲畜,他们在奏章里是一句话都没提。



    没提,那就是他们完全忘了此事。



    朝廷公文流转,肯定是来不及了。



    而如今,能现场直接撤销他们的命令,调动他们的兵马的,除了老臣之外,还有何人?”



    完颜永济毕竟五十多岁了,还受过严格的皇家教育,就算再废物,经完颜匡一提醒,也明白了此事的严重性。



    他问道:“那老相国什么时候走?”



    “老臣现在就走,晚了恐怕就来不及了。”



    “那朕调五百侍卫亲军,护送老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