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章 火蒺藜,西夏人的反扑




                也火怀远已死,如今西夏军的副帅,名叫嵬名令常。



    嵬名令常也是一名老将,官居太傅一职,在军中有着崇高的威望。



    他附和道:“蒙古人以为,两个月来,咱们龟缩在克夷门内,坚守不出,就是黔驴技穷,怕了他们,实在是太小瞧了天下英雄。除了神臂弓、瘊子甲以及泼喜军外,咱们还有另外一个撒手锏!”



    “什么撒手锏?”



    “大家还记得这个吗?”



    说话间,他伸出手来,将一个拳头大小的物事呈现在众人的面前。



    “火蒺藜?!”有人惊呼出声。



    早在一百年前,就有大量的火器出现在东方战场上了。比如步枪的鼻祖“突火枪”,比如“震天雷”,比如火球、引火球、霹雳火球、烟球、毒药烟球、铁嘴火鹞、竹火鹞、火蒺藜……等等。



    只是这些火器,大都是燃烧和制造毒烟,并不是由爆炸直接产生杀伤,威力并不算突出。



    这些火器中,威力最大的就是一种叫火蒺藜的武器。



    有人说这种火器,是西夏人发明的,后来传入了宋朝,又传入了金朝。有人说,火蒺藜是宋人发明的,西夏从战争中,学到了火蒺藜的制作方法。



    不管怎么说吧,西夏人是掌握着完整的火蒺藜的制作方法的。



    火蒺藜的整体为圆球状,外壳为瓷胎,通体施以绿釉。粗略看上去,就好像一枚布满逆刺的海胆。



    它的中间是空的,里面装满了火药和用于增加杀伤力的小铁块。上部顶端有一小孔,用来放置引火线。



    火蒺藜被引燃之后,既能产生强烈的声光效果震慑敌人,又能用里面的小铁块以及碎裂的瓷片攻击敌人,有着较强的杀伤力。爆炸后,散落在地上的突刺状物体,还可以用于阻挡敌人骑兵。



    说穿了,这就是一种最为原始的手榴弹。



    只是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火蒺藜造价昂贵,西夏人只是少量装备罢了。



    如今,西夏面临亡国之危,不惜血本,造了两万枚铁蒺藜,运到了前线。



    “太好了!咱们两个月来忍气吞声,蒙古人必无防备。这回可要打他们个出其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