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比约恩浅湾种田大业万亩良田(第2页)
足够3000人吃上一年了,甚至还能有一点储备。
即便考虑到其中会有些种植经济作物比如亚麻、甜菜、橄榄、大豆等,那也足够领地支撑半年,还能生产一些啤酒跟矮人交易。
范达尔解释道:“我们领地的发展可不仅仅包括这一处比约恩浅湾,事实上我们领地现在已经有了两个附属领地,四个村庄以及七个农庄!”
两个附属领地不需要多说了,分别是半身人的巴兰自治领、腓特烈家族的金狮领。
他们都有自己的领民和农奴,威廉也从苏离这里买走了十几个奴隶,给他们家族放牧和耕种。
肥沃广袤的血色高地上,他们家族哪怕依靠放牧都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而半身人的巴兰自治领人口其实并不少,加上巴兰唐博恩家族,他们总共五个家族,人口接近五百人。
虽然大部分人都在外面从事商业、仆人、贸易者等职业,但是留在领地的人数也有两三百人。
他们开垦出来的农田规模同样可观。
他们不需要直接向苏离缴纳赋税,但是他们领地的市长,需要根据去年收入的情况,向苏离按照比例缴纳封臣税。
这是黑森领每个领地、每个自由村庄都需要承担的义务。
而领地现在的自由村庄就包括了解甲庄、铁橡村、灰石村和银泉谷四个村庄。
除了有被解除奴籍的奴隶,还包括迁移过来的烈阳女神信徒,苏兰德行省难民和一部分难民组成的村庄。
这些村子少的有三四十人,多的甚至有三四十户,上百号人。
按照当初的约定,苏离无偿提供给他们土地三年,这三年内不收租金,但依旧征收高额十九税。所以这些人也都是拼命的开垦农田,力求能够满足纳税的额度。
本世界的贵族们可没那么好说话。
帝国境内,任何农民如果无法缴纳足够的赋税,酷烈无情的征税官就会夺走他一切的财富,甚至包括自由民的身份。
很多奴隶、流浪汉、农民暴徒都是因为缴纳不足赋税,从而失去了原有的阶层、身份和财富。
一旦沦为了奴隶、流浪汉,想要再回归正常社会的概率就微乎其微了。
而边境亲王领正是这些人尝试博取一线希望的最后一块土地。
这些人拼命的耕种,按规模计算至少也应该相当于比约恩浅湾附近的三分之一!
他们人数其实并不少,只是作为自由民和农户家庭,他们的耕种规模与技术水平远远比不上苏离全力提供支持的比约恩浅湾。
他们最大的优势在于更高的积极性和精耕细作。
苏离便关注的问道:“农奴们的积极性怎么样”
说起这个,范达尔有些肃穆凝重,说道:“新的农奴们积极性无疑是很高的。有《力田法》的存在,他们不敢有丝毫松懈。”
“但是此前几批的农奴们积极性就没那么高了。他们有一季的收获在身,基本上不可能处于倒数的位置,所以有一些就已经开始偷懒耍滑。”
苏离点了点头,这个在他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