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关于少布使团(第2页)
听孟董道这样一说,杜翰墨当即大嘴一撇道,“就是,一群茹毛饮血,穿兽皮的野蛮人,有什么可怕的。”
霍破虏虽然年纪小,不过心思比杜翰墨竟还要成熟几分,他皱着眉头道,“杜三叔你可别小看了这些人,我听爷爷说,当年老公爷就差点没留在大草原上。”
“切,小孩子懂什么,别听人胡说,我爹那可是常胜将军。”杜翰墨不屑的说道。
几人当中倒是李润身最是轻松,孟董道已经说好了,他的作用就是带着余小渊出席这场宴会,说白了就是个幌子的作用,他也不需要斗智,更不需要斗勇,所以也乐得看热闹。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交代完毕,龙潇月道,“事情基本就是这样了,过几天少布使团就到了,还望各位到时候能够尽展手段,让那些草原上的蛮子铩羽而归,再也不敢觊觎我沧海。”
一番交谈下来,时辰已经将近午夜了。孟董道也开口送客。全程那个面带英气的女子没有说过一句话。余渊偷眼打量这女子几次,这女子应该是有武功在身,而且修为还不低。看面貌有几分和孟董道相似,他猜测应该是孟府传说中的那个千金孟在藻。可他又不敢确定,此人也可能是孟董道的妻子,都说夫妻连相,这个还真不敢确认。直到最后告辞的时候余渊方才知晓此女的身份。因为此刻天色已经太晚了,李润身等几个男人倒是没什么,李秀吉和龙潇月就不太方便出门了。于是二人便借宿在孟府。
那李秀吉道,“在藻妹妹,今晚我和师父可要叨扰你了,你不是想听师父弹那首《千里风》么,咱们三人今晚便挑灯听风,谁也别睡了。”
“小妹求之不得。”那被称作在藻的女子,闻言露出了今晚第一个笑容,当真是一笑冰雪消融,朵朵桃花绽开。那股英武之气顿时消弭无形,转而千娇百媚,连余渊看了都心头狂跳。只是这声音,倒像是在哪里听过,一时之间却又想不起来。随即余渊在心中念叨了一句“在藻”,这才明了,此人果然是孟乘风的女儿。别看人他不认得,可孟在藻的名字他总是听说过的。
这边三个女子告辞,回人家的绣楼去了。李润身等四人也都站起来告辞。孟董道兄弟二人一直将他们送到门外。放下这几人各自乘上马车回本府而去不提。单说孟董道兄弟二人再次回到小楼之时,那白面无须的中年男子已经等在一楼了。孟董道和孟中道,见状连忙上前施礼道,“拜见吴公公,让您老久等了。”
那中年男子果然是一位公公,此刻他面带微笑回道,“哪里哪里,你兄弟二人为圣上劳心劳力,杂家等一会怕什么来着。”那声音虽然尖细却不阴柔,并没有后世影视剧中演绎的太监那般可恶。事实上中华历史中虽然出了魏忠贤等一群大奸大恶之徒,可想必太监这个广大的群体来说,只能算是凤毛麟角,大部分太监也和正常人一样,并非都是性格扭曲的变态。
“为圣上效力,是我兄弟分内之事,不敢居功,只怕没有将事情办好,有负圣望。不知这几人,公公可还满意。”孟董道问道。以孟董道的身份和家世,原本高出这太监太多太多,但他却不敢有丝毫的倨傲。因为这太监是沧海皇上身边最受重用的执笔太监,名叫吴喜。除了他忠心耿耿深受皇帝信任以外。据说此人还身怀武功,是沧海皇身边最为贴身的保镖。虽然世人没有见过他施展任何武功,可这传说就这么出来了,也不知道源头在哪里。老太监不否认也不承认,就让子弹这么飞着。不过孟董道对对此深信不疑。孟乘风曾经和他说过,当年沧海皇还是皇子的时候,此人便在他身边伺候。那个时候他就是这副面白无须的中年模样。时隔二十多年过去了,孟乘风也已经从三十几岁意气风发的壮年迈入老年,而此人还是中年人的模样,要说仅仅是驻颜有术,谁也不会相信。唯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此人修为已经到了不为外物点染的地步了。
“那几个小崽子就不说了,那点底细杂家也都知道,今日的表现也算是中规中矩,都在意料之中,唯独李润身那个跟班的有点意思。你说他大智若愚吧,他又丝毫不隐藏锋芒,你说他光华外露吧,他又总是藏头藏脚的令人看不真切,杂家在圣上跟前伺候这么多年了,这天下间的英才见过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唯独他是独一份。他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质,给人一种遇强则强的感觉,甚至杂家都在怀疑, 遇到了那一位,他也不会紧张。”说到这里,他将手指向天空上方指了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