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舞倒计时的蝉

第161章 李贺对不起(第3页)

 “好,好诗,荡气回肠,神鬼俱惊,好诗!好诗!”孟董道第一个清醒过来,忍不住击掌叫好。随即那蒙面女子也清醒了过来,虽然没有说话,也看不到她的表情,可从其煽动的面纱可以看出,其心情也是万分澎湃。 这些世家子弟也不乏有真材实料的才子才女,如此诗词,自然都是齐声赞叹。余渊心道,“算你们识货!只是李贺大哥啊,对不住了!”开什么玩笑,诗鬼李贺的诗,能不好么?那可是和李白、李商隐齐名的当代三李。

 “余小渊,这首诗可是你所作?”孟董道还是相当谨慎的,生怕再出现方才冯白道的乌龙事件,于是出声询问。

 “回禀孟翰林,正是小人方才胡乱作的,让诸位公子小姐见笑了!”

 “见笑?哈哈哈哈哈,余小渊啊余小渊,你是真人不露相啊!”孟董道此刻也被余渊的诗才震撼到了,毫不吝惜的将赞誉之词送给了一个下人。

 随即他转头对众人道,“诸位,若是将这首诗定为今日笔会的诗魁,大家可有意见?”

 那些注重学问的子弟,自然懂得这首诗的含金量,纷纷出言赞同。而另一部分则是认为一个下人所作的诗歌,再好也是下人所作,如何能让他一跃而上,占据魁首。于是,就有了不同的声音,“孟兄,此番可是以‘北’字为题,这小厮的诗,可是半个‘北’字也没有啊,分明是跑题了。”

 众人循声望去,却是一个身形高大魁梧的公子哥。身上虽然穿着一身长衫,但言行举止之间流露出的都是武将的范儿。此人大家倒也都认识,号称是京城四大魔王之一的,混世魔王杜翰墨,乃是镇国公杜勇的儿子。此人虽然名字中间带有翰墨二字,但却和翰墨没有一点关系,平日里倒是喜欢骑马游猎,不喜读书。不过比起李润身这种混日子的纨绔子弟来说,杜翰墨却是领兵作战的好苗子,论起武力值和兵法来,年轻一辈中无出其右。年幼的时候,此人也不愿读书写字,可有一天家中教他识字的老儒对他言,若是不识字连兵法都看不懂,日后长大了即便是领兵作战也是一介莽夫。杜翰墨自此觉悟,方才开始读书习文。不过他对诗词歌赋一类的东西完全不感兴趣,所谓读书也不过是为了看得懂兵书而已。许多年下来, 这杜翰墨兵书看了无数,各种兵法战阵了然于胸,差的便是领兵实战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方才没事便纠集一些将门之后,在城内演练战术。说好听的叫实践所学,说不好听的就是聚众斗殴。

 这些将门之后,一旦动起手来,都是不管不顾,不少路过的百姓都遭了殃。想要讲理,这些人都是些拳头大就是道理的主,谁和你讲理?想要报官,哪个官府敢管?于是百姓叫苦不迭,只能是畏之如虎,暗地里称他为混世魔王。此刻这混世魔王站了出来,不是因为他真的觉得余渊的诗有什么问题,而是那冯白道平日里惯会专营,投其所好,送了他不少孤本的兵法。所以,此刻他才站出来想要给冯白道报仇。其实他这是吹毛求疵,虽然这首诗中没有提一个“北”字,但今天的题目是以“北”为题写诗,这首诗的指向已经不言而喻,何必再单独强调“北”字呢,如此强调,反倒落了下成。

 此中关窍孟董道自然明白,他刚想出言为余渊解释,那边余渊却先开了口,“这位公子,其实小人这首诗是有北的?只是公子你太过心急了,找不到北而已。”此言一出,顿时场中笑成一团,尤其是那些小姐们,一个个掩面而笑。暗道这小厮长得如此清秀,嘴巴可是太刻毒了。京城这么大,敢当着杜翰墨面骂他找不到北的还真没有。你当混世魔王的诨号是白叫的么?

 那杜翰墨只是个直性子, 又不是傻子,怎会听不出来余渊的弦外之音,只是人家玩的是谐音梗,你若是当真了,便是输了。所以他也只能瞪着余渊道,“你来给老子解释解释,北在哪里?要是说不明白,老子打得你妈都不认识。”说罢还挽了挽袖子,露出两条粗壮的小臂。一个高大威猛的汉子,穿着一身儒衫,还挽着个袖子,这场面简直不要太搞笑。余渊强忍着笑意道,“这个北,小人马上就要说出来了,却被公子打断。此诗的题目便叫‘破北曲’。”说罢眼神朝小楼方向看去,心道,“你不是喜欢偷窥么,爷给你来个猛的。”果然那楼上之人听到这诗名,身形猛地站了起来,随即又慢慢的坐了下去。余渊看了心中好笑,看来如今朝廷的态度还真是又当又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