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二夫人娘家(第2页)

 最后,那书生终因伤势过重,含恨而亡。

 唉……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啊!”

 就在将那个人打死之后的次日清晨,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地上,仿佛一切都未曾发生过改变。

 事情到这也该结束了,可那小公子却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举动——拿出一大笔钱财,只为给那位姑娘赎身。

 他将姑娘带出了风月场所,安置在了一处幽静的居所之外。

 楼里的姑娘以为这会是一段美好的缘分,可谁能想到,等待着那位姑娘的却是一场噩梦般的折磨。

 日子一天天过去,关于那个姑娘的传闻也逐渐多了起来。

 有人说她常常以泪洗面,有人说她身上总是带着伤痕。

 而最终,传来的消息竟是那位姑娘被活生生地折磨致死!

 在这个充满欲望与利益的世界里,风月场中的女子似乎生来命运多舛、身份低微。

 她们如同风中残烛,稍有不慎便会熄灭生命之光,而当她们离去时,往往无人问津,更不会有人为此感到悲伤或愤怒。因为在众人眼中,这些女子不过是供人消遣的玩物罢了。

 她的离去,宛如一颗石子投入湖中,在这繁华热闹的南阳城仅仅泛起一丝微不足道的涟漪后便迅速恢复平静。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位书生之死,此事注定无法轻易被世人所遗忘和掩盖。

 要知道,那书生的家族不仅财力雄厚,而且家中仅有他这么一根独苗苗。如今,这根独苗骤然夭折,其家人悲痛欲绝之余更是怒不可遏,他们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他们也知道二夫人娘家是官,还背靠谢家,轻易不可撼动。

 所以要讲方法。

 他们首先斥巨资在南阳城内四处散播消息,声称那位小公子残忍地杀害了书生。

 接着,经过千辛万苦、费尽周折之后,终于找到了事发当日在场的关键人证,并毅然决然地将这些证据呈交至衙门,对那小公子提出严厉的指控。

 不仅如此,这家人还暗中鼓动众多与书生志同道合的文人墨客们联合起来闹事。

 一时间,南阳城的街头巷尾充斥着各种声讨之声,人们纷纷对这起命案表示关注和愤慨。

 然而,此时此刻二夫人的娘家正承受着史无前例的巨大压力以及铺天盖地的舆论风暴。

 这股汹涌澎湃的浪潮瞬间席卷了整个南阳城,使得这座原本平静祥和的城市刹那间陷入了一片令人心悸的混乱之中。

 在那段动荡不安的日子里,二夫人终日惶恐不已,根本不敢踏出家门半步去参加任何应酬活动。

 她犹如一只受惊的小鸟,瑟缩在家中的角落里,默默祈祷着这场风波能够尽快平息下去。与此同时,她的娘家也不得不紧闭大门,对外谢客,试图以此来躲避外界的纷纷扰扰和指指点点。

 要知道,当时这件事情可是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那位小公子定然是难以保住性命的了。

 他走投无路的二夫人娘家人只得硬着头皮求到了谢家,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一线生机。

 然而就在那时,整个事态已然发展到了一种难以轻松收拾的地步。

 谢家尽管拥有一定的权势和影响力,但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他们所能做的也仅仅是竭尽全力保住那位小公子的性命而已。

 经过一番周折与努力,谢家终于成功地将小公子从大牢里捞了出来。

 可他们深知此地不宜久留,因为局势依旧紧张且充满变数。谢家当机立断,决定让二夫人的娘家人尽快行动起来,务必将小公子安全护送出南阳城,并护送他返回抚州老家。

 在这个过程中,谢家与二夫人的娘家人紧密合作、精心策划着每一个细节。他们安排了最可靠的人手负责护送任务,规划出最为隐秘而安全的路线,以确保小公子能够顺利逃脱潜在的危险,平安回到故乡抚州。

 但出乎意料的是,在踏上返回抚州老家那漫长路途的时候,竟然遭遇了一伙穷凶极恶的劫匪。

 这些劫匪如同从地狱中爬出的恶魔一般,毫不留情地对小公子痛下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