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五代末年屁颠屁颠的许星君

第260章 亲政

中原显德七年,辽国应历九年,权臣萧思温遇刺而亡。

 15岁的耶律贤,就此亲政,第一件事就是清算,他很有政治天赋,没有立即清算萧思温的势力。

 而是借由魏王遇刺大案,展开“瓜蔓抄”一方面给自己的亲信,比如耶律休哥等人,加官进爵,又让萧思温的亲信留任原职。

 另一方面则是打击高勋女里等人背后之人。

 七天之后,有人出首,说高勋和女里刺杀萧思温,是“国舅”萧海只、萧海里指使的。

 这萧海只兄弟一向和萧思温不和,当年柴荣收三州三关时,萧海只曾在益津关战役中遭后周围困,萧思温未及时救援,导致其被俘受辱,后来虽被放回,但是这个梁子算是结下了。

 更重要的是,萧思温所属的拔里氏与萧海只所属的乙室已氏同为契丹后族,但萧思温通过联姻(娶辽太宗女燕国公主)和拥立之功(扶立耶律贤)成为后族领袖,引发其他家族不满。

 萧氏兄弟被捕入狱,连连喊冤,都说和自己没关系,萧思温之死,明明是皇帝耶律贤的意思,凭什么抓自己?

 高勋和女里也在牢里喊冤,说这事是皇帝指使的。

 耶律贤大怒,下令三司,尽快查清报来。

 短短三天,辽国御史台、大理寺、刑部三堂会审的结果就出来了,结论是萧海只兄弟指使高勋和女里,刺杀了魏王萧思温。

 耶律贤勃然大怒,圣旨发到刑部大牢,萧海只兄弟念其为宗室后族,赐白绫。

 高勋和女里大逆不道,判凌迟,诛九族。

 这一场大案杀了上千人,耶律贤借此机会,把权利牢牢的抓住。

 关于此事的因果,史书上语焉不详,但是后世史家都怀疑这件事,就是耶律贤指使的,高勋女里等人,不过是工具罢了。

 萧思温之死,说到底就是因为他权利太大,触碰了太多人的利益,尤其是皇帝年纪渐长,他还抓着权利不松手,实乃取死之道。

 一个月后,魏王萧思温出殡,皇帝耶律贤亲至,给萧思温扶灵,史书记载:“帝嚎哭而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