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五代末年屁颠屁颠的许星君

第256章 归降(第2页)

 他这一投降,倒是让徐灏不知该怎么处置他才好了。

 照理说,这个赵二,今日能弑兄,明日就能背叛他徐灏,这种人,坚决留不得。

 可是赵二投降的时机选得太好,如今天下未定,所有人都在看着徐灏,看他会如何对待降者。

 杀赵二很简单,不过将来肯投降的,怕是要不多了。

 而且最后的禁军精锐,都在赵二手里,若是不善待他,禁军们恐怕不会安心,这仗打起来就要旷日持久了,死的都是汉家儿郎,非国家之福。

 这赵二绝非一般人物,打仗确实手潮,但是玩起政治,倒是一把好手。

 逼得徐灏捏着鼻子认了,以他献城有功为名,加封赵广义为徐国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这就是政治,它不管你看人顺眼与否,只看利益。

 当然晚间,彰武军进了寿州,徐灏带着众将,来到赵匡胤死的那间屋子。

 赵广义为了表示自己“忠字当头”,特意叫人不要碰哥哥的尸体。

 一进屋子,徐灏吓了一跳,只见赵匡胤直挺挺的靠墙站着,怒目圆睁,那双白多黑少的眼睛,似乎紧紧盯着进来的人。

 徐灏长叹一声,这赵匡胤说起来,也确实是个人才,可惜可惜。

 当下长揖一礼,正色道:“将军请安心上路,汝父母兄弟,我会善待.........”

 一句话说完,只见赵匡胤尸体一软,“咚”的一声,栽倒在了地上,那双死不瞑目的眼睛也闭上了。

 禁军既降,淮南就被收入囊中,彰武军会合禁军,共十万大军饮马长江。

 这时南唐传来消息,李璟驾崩,太子李从嘉继位,改名李煜。

 七月,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带头上书投诚,北方的节度使们,也跟着他,纷纷加入,形势越来越有利,北方彻底平定,后顾之忧已去。

 于是,新任宰相赵光义,为表忠心,带头上书,请徐灏渡江,收南唐于版图,进而统一南方。

 金陵城中的青玉,也不断遣人过江,要徐灏尽快南下,她已经联络好南唐大臣,大军一到,便即开城。

 加上襄阳已在手中,长江中段门户洞开,天时地利人和都已经具备,到了统一南唐的时机了。

 历史是个战略大师,他的诡异之处,在于它往往在你不注意的地方,在你不提防的时间,给你来一记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