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五代末年屁颠屁颠的许星君

第245章 洛阳(第2页)

 他站不稳阵脚,一直逃到洛阳才敢停下来,郑四如愿夺取了孟津城。

 第一轮较量结束,郑四小胜一场,却又对对方印象深刻。

 石守信对彰武军的火炮忌惮万分,郑四对禁军精锐的战斗力很是佩服。

 “孟津之战”是洛阳大战的前哨战,双方伤亡都不是太大。

 几天之后,赵匡胤的主力赶到洛阳,听说孟津丢失,立即派出人马反攻。

 但是郑四在邙山上和孟津城里,分别部署大炮,互为犄角之势,形成交叉火力,在大炮的帮助下,顽强守住了孟津城,并给予敌重大杀伤。

 打了三天,徐灏亲率主力赶到,赵匡胤立即收缩兵力,全力退保洛阳。

 郑四攻得猛,守得稳,让徐灏非常满意,大大的夸奖了一番。

 赵匡胤极有战争天赋,他一边紧守洛阳,一边分兵坚守伊阙关,坚决不让徐灏东出。

 徐灏几次下战书,赵匡胤只是不理,就是和他对峙,既不战也不走。

 作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城防体系完备,光护城河就有十丈宽(30米),加上羊马墙、月城、瓮城。

 如果要强行攻城,必然导致大量伤亡。

 但是如果不攻城,那以骑兵为主的彰武军,在这狭窄的洛阳盆地,就没有辗转腾挪的空间,完全失去了骑兵的机动性。

 赵匡胤显然做了最正确的选择,连徐灏都有点佩服了。

 三月中旬,徐灏发起“伊阙之役”,佯攻伊阙关,意图诱赵匡胤来援,在野战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没想到赵匡胤理也不理,任他攻城,就是坚守洛阳不出。

 守关的王审琦利用险要的地势,和守城器械,屡屡挫败彰武军。

 禁军的战斗力在这里体现了出来,彰武军用大炮轰开城墙,几次突进城内,都被反击了出来,双方均是伤亡惨重。

 范玉峰不忿,亲自率领重甲亲兵,执锐先登,没想到遭到禁军床子弩的集中射击,亲兵们伤亡惨重,他本人差点阵亡。

 洛阳战役第二阶段结束,仗打成了僵持,谁也奈何不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