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结拜(第2页)
“徐侯.........”刘氏开口。
徐灏急忙打断:“老夫人切莫如此,我和呼延兄一见如故,俱以兄弟相称,老夫人请唤晚辈名字便是”
刘氏果然更加满意,扭头瞟了身后的儿子一眼,眼神里满是赞许
。
“既如此,老身就托个大,唤徐侯表字可好”
“理应如此”徐灏回道。
“大广偌大的名头,却又如此谦虚知理,阿赞,以后要和大广多多亲近”刘氏教训着儿子。
“是,谨遵母亲教诲”呼延赞叉手施礼。
“大广,你既与我家阿赞兄弟相称,往后我儿在汴梁勾当,还请你多多照应,老身这厢拜谢了”刘氏站起来行礼。
徐灏也急忙起立还礼,口称不敢当。
“禁军中,晚辈还有几个熟人,呼延兄既入禁军,晚辈理应照应,请老夫人放心便是”
呼延赞神经质的特质又来了,眼珠一转,喜道:“娘,儿想跟你讨个主意,我想与徐侯结拜为异姓兄弟.......”
刘氏顿时满心欢喜,这个傻儿子终于靠谱了一次,但是嘴上还是训斥:“胡说八道,徐侯何等人物,你是什么东西”
说着话,眼睛却在徐灏身上瞟来瞟去。
徐灏微微一笑,和呼延赞这等猛将结拜,他求之不得,对于他的未来,那是大有裨益的。
“蒙老夫人和呼延兄青眼,能与呼延兄这等英雄人物结拜,晚辈求之不得”
刘氏大喜过望,自家人知自家事,儿子什么样她作为母亲再清楚不过,本来儿子独自一人来汴梁,她还不那么放心,现在有徐灏照应,这是天大的好事。
当下就在院子里,摆开香案,徐灏和呼延赞在刘氏的见证下,一个头磕下去,义结金兰。
论了年齿,徐灏二十四岁,呼延赞二十岁。
结拜完毕,呼延赞口称“哥哥”,两人把臂大笑。
晚间刘氏不放徐灏走,请他吃了一顿饭,方才放他出来。
出了小院,郑大早已得到消息,正在门口候着,把一件裘皮大氅给他披上。
徐灏看着天上一轮明月,北风吹过,带来一阵寒气,他紧了紧大氅,脑海中不由得思绪翻滚。
如今生活过得这般逍遥,想想在辽国的峥嵘岁月,仿佛过了好多年,又仿佛近在眼前。
“也不知绰绰现今怎样了?”他思绪渐渐飘远.......
今日是“元旦”,也就是除夕,析津府中,皇宫后院燃起一个巨大的火堆,七岁的皇帝耶律贤,身着紫皂幅巾、紫窄袍、玉束带,头戴实里薛衮冠,袍子上绣着团龙,这是皇帝礼服,和中原皇帝龙袍其实区别不大,唯一不同之处,在于辽代皇帝的龙袍是窄袖。
身后各族大臣排列整齐,穿着五花八门,有穿汉服的,有穿契丹民族服装的,还有干脆穿着盔甲的。
契丹辽国立国未久,太祖在北方称帝时,连朝服都没有,各官以甲胄为朝服。
太宗占领后晋领土后,辽代统治者受汉族影响创立新的服制,契丹族官吏着本民族服装,汉族官吏仍穿汉服,所以才有如此乱七八糟的官服。
火焰烧得颇为旺盛,木材“噼啪”作响,橘红色的光芒,几乎照亮了整个皇宫。
宦官呈着一只托盘,盘里放着盐,耶律贤满面严肃的抓起一把盐,投入火中,又有两个宦官,抓着一只收拾好的羊,也丢入火中。
众大臣一齐躬身礼拜。
这便是契丹风俗“拜火”,象征着对于火神的崇拜和敬畏。
仪式结束,皇帝将在大殿宴请众臣,耶律贤年幼,会由萧思温代替皇帝讲话和敬酒。
前番耶律璟纠结了几万部落兵来犯,萧思温也毫不退让,征发大军迎战,西辽耶律璟的部落兵虽然弓马娴熟,但是军纪不佳,乱杀乱抢,这反倒激起了燕云汉人的众怒,同仇敌忾之下,士气高昂,两军狠狠干了几场,虽然不分胜负,但是终究是击退了敌人。
这一仗过后,耶律璟短期内也没力量再来,燕云百姓们终于可以过个太平年。
以前的南京留守府,现在已经改名为魏王府,年前萧思温加爵魏王,在朝中大权独揽,文武两班俱出他门下,风头一时无二。
王府中,耶律吕不谷正带着萧绰绰,还有一群丫鬟婆子,制作糯米团子,今日过年,萧绰绰的两个哥哥也赶了回来。
一家人说说笑笑,倒是其乐融融,做好的糯米团子大概拳头大小,做好之后将在每个房间放四十九枚,等到五更时分,再将这些团子从屋子中掷出,天亮后检查团子数量。
如果是偶数,则认为吉祥如意,举行盛大宴会;如果是奇数,则认为有邪鬼作祟,需要请巫师驱鬼,绕帐歌舞、爆盐烧地等,以求驱除邪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