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别耽误生产建设(第2页)

 

涂志明点头,“没错!”

 

海老大在一旁用手指捅他,“志明,别乱答应。”

 

涂志明先是一愣,随即对这群人有了计较,不过是些时代浪潮下的可怜人罢了。

 

虽然那四位的风波已平息,但更多在岁月中浮沉的身影尚未等来属于自己的柳暗花明。

 

银幕里的老许能在七九年迎来转机,实属侥天之大幸。

 

说到底还是家世底蕴在某些历史节点泛起了涟漪,恰似春江水暖时最先感知温度的那尾锦鲤。

 

若少了这重机缘,怕是连体面退场都成奢望,安排工作和给予补偿实属妄想。

 

事实上,命运的拨乱反正远比戏剧来得漫长。

 

一直到了九十年代末期,仍有执着的老者在旧档案里打捞着光阴的碎片。

 

他们的身影散落在各级信访办的台阶上,像一群迟归的候鸟,固执地寻找着季节错位的春天。

 

涂志明给了海老大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然后对众人说道,

“我的话不变,如果大家确实有我刚才所说的特长,想到我这里来我欢迎。

 

不过你们必须是合法的身份到我们这里来,只要身份合法,我没有二话。”

 

众人一愣,彼此交头接耳起来了。

 

那个戴眼镜的老头道,“涂厂长,没想到你这么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我们的来历。

 

实话和您说吧!我们到这里来是经过上边授意的。

 

我们在劳改农场一天干不了多少活,粮食一点儿不少吃。

 

死又不敢让我们死,病又不敢让我们病,放在那里就是累赘。

 

刚好咱们这里招工,又听说有技能的可以破格录取,所以我们就想过来试试。

 

谁知跟上边一打申请,一路绿灯,统统放行,我们走了一夜的路到了这儿。

 

现在就一条,您这边敢不敢收我们,只要您肯接收,只要一纸调令我们就能来。”

 

涂志明思索了一下道,“既然这样,我去给农场那边打个电话,要是那边可放行,我就敢接收。”

 

不多时劳改农场的电话通了,涂志明把事情一说,对面立刻答应。

 

似乎害怕涂志明后悔,甚至手续都不需要皮革厂这边去办理,要直接派人给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