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屋里挖地窖(第3页)

 涂志明道:“行!明年咱们加倍努力!”

 接着小两口相视一眼,异口同声的笑着说道:“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土豆地瓜弄回家,堆在了仓库的角落。

 秀芝说:“这要是有个地窖就好了,土豆地瓜存到里面,吃一年都不会坏。”

 西北人几乎家家都有地窖。

 主要是冬天温度太低,东西放在外面全都会上冻。

 别的东西还好,这土豆、地瓜、白菜要是上了冻,再化开可就存不住了儿。

 既然媳妇想要,那必须安排。

 两口子一商量,次日天一亮,在仓房里找了块空地,开始挖起地窖来了。

 这个时候,西北的家用地窖只有少数人家放在屋外。

 大多数都放在屋子里,有的在厨房,有的在仓房,甚至有的就放在卧室。

 既遮风挡雨,还更易于保温,取用也方便。

 两口子搭配,干活不累。

 涂志明负责挖呀挖呀挖,秀芝负责推呀推呀推。

 一锹锹土挖出去,一车车土推出去。

 用了一个上午,挖出了一个深度一米五,宽一米半,长两米半的小型地窖。

 家用地窖不适合挖的太深,太深了太过潮湿,而且也没那么多东西可装。

 地窖挖完,里面点了把火稍微烘烤了一下。

 然后把地窖的一半用横木搭配湿土盖了个顶。

 剩下一半则用木头钉了个地窖门。

 随后小两口就跟两只勤劳的小蚂蚁似的,一筐接一筐地把土豆和地瓜搬进了地窖里。

 忙活完后,两口子痛痛快快地洗漱了一番。

 傍晚时分,吃过晚饭,两口子往车子上装了一筐土豆,两筐地瓜,分别给郭家和董家送去。

 想当初两人刚开垦出荒地,没啥东西能种。

 牛凤英见他俩那么着急种地,就很爽快地借了一筐土豆和一筐地瓜。

 后来不够,董大娘又给添了一筐地瓜。

 如今有收成了,那肯定得赶紧还回去了。

 这叫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