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歌行七辛海棠

第392章 江山之毒瘤、社稷之隐患(第3页)

  而在麦城周围,被洪水浸泡之后的土地上,到处是死者的骸骨。

  天气寒冷,即便有大量的尸骨也不至于出现瘟疫。

  但那些青黑发紫的尸体泡在阴雨连绵的雨水中,实在让人不寒而栗。

  寒冷的大地上,偶尔有燕军的游骑路过。

  那些骑兵十几人一伙,远远的看看这边,然后便又风驰电掣的离去。

  运送慰问品的车队只有两千人,其中还有不少是车夫,他们不敢继续向前,只好原路返回,将牛羊酒肉交给洛城的守军,便急急忙忙的回帝都了。

  洛城这边的守军眼下也是非常的惶恐。

  因为,辎重暂时送不上去了!

  ……

  永安,县衙,官兵的将领们脸色沉重。

  前些天打了胜仗的喜悦,现在已经荡然无存。

  水淹七军之后,燕军没有撤退,反而变得更加谨慎和凶狠起来。

  一名军需官愁容满面的说道:“城里的存货虽然不少,但眼下洛城的守军不敢往上送辎重了……”

  将领们面面相觑,张守瑜愤怒的一拍桌子:“燕军没有大举进攻,为什么就不敢运了?”

  张守瑜跟着明岳南征北战,是出名的军中猛将。

  他雷霆般的一声怒吼,军需官吓得瑟瑟发抖。

  明岳向军需官安慰了几句,然后沉声说道:“我来解释吧……”

  明岳朝众人说道:“咱们在永安和洛城之间,一共修了五十四座烽火台,位于山坡高地、交通要冲位置,每座烽火台有二十到五十名士兵不等,里面的清水食物能维持一个月左右的使用。至于烽火台的作用,大家也都是清楚的……”

  众将纷纷点头。

  遍布各地的烽火台主要是两个作用。

  一是监控燕军的动向——如果发现千人以上的燕军,就发出烽火警报。

  二是维持补给线——粮草辎重沿着没有敌军的烽火台前进,一旦发现警讯就及时躲避敌军。

  但眼下情况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