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歌行七辛海棠

第317章 胜亦不喜


  就是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年轻人,带着县城里的百姓运煤挖土、设置陷阱,将七千叛军陷入死地。

  而明岳从帝都带来的人,连五百都不到。

  至于官兵这边的死伤,差不多可以忽略不计。

  朝廷这边唯一的代价,就是付出了一座空空如也的小县城。

  以五百轻骑消灭一万精锐叛军,即便对朝廷军功一无所知的平头百姓,也知道这是一场盖世奇功。

  黑沉沉的夜色中,煤火将城里的一切尽数烧毁,然后逐渐黯淡。

  事实上,明火熄灭之后,热量依然持续了很久。

  直到第二天中午,县城里的煤火才彻底消失。

  县城里,各种东西被焚烧一空的,只剩下一些土墙和石头还完好无损。

  微风吹来,大量的灰烬朝着远方飘去。

  而报捷的文书,早晨就已经快马加鞭的送往帝都了。

  县城距离帝都不到两天路程,第二天中午,信使就把捷报送到了兵部。

  兵部尚书陈友方拿着捷报前后看了两三遍,最大的感想就是:不可能!

  捷报上没有叙述交战的具体过程,只说是官兵在通安县城用火攻之法,消灭了近万名叛军精锐,侥幸渡河的叛军在这一战被全歼,无一人逃脱。

  陈友方是兵部尚书,虽然没有太多实权,但对于兵力部署还是非常清楚的。

  在帝都以西,朝廷除了一些维持地方治安的老弱残军之外,根本没有什么兵马驻扎。

  至于捷报上说什么朝廷派来了一支轻骑,人数不到五百,这个陈友方倒是知道的。

  据说那支轻骑是明岳带出城的。

  陈友方镇定了一下心情,然后带着捷报,进宫去找皇帝。

  每天忙忙碌碌的李扩拿着捷报,脸色极为欣喜。

  牛首洲遇袭,虽然被朝廷的水师及时制止,但依然有一万叛军精锐渡过了大江。

  这一万人,就像抵在朝廷后腰上的匕首,随时会狠狠扎下来。

  虽然明岳说会去解决那些叛军,但李扩哪敢把希望全放在明岳身上?

  毕竟帝都附近已经没多少兵马了。

  李扩已经发了圣旨去潼关,让那边镇守关卡的士兵抽调一些出来,拱卫帝都。